•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如何以供應鏈金融科技暢通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產學研等多方激蕩觀點

            2023-03-06 11:17:03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要“支持數字企業發展壯大,健全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工作機制”。當前,推進實現數字金融與產業互聯互通,實現“科技-產業-金融”新三角循環,依托鏈主企業為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打造實體經濟發展新引擎,成為產業發展重要方向。

            2月28日,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商業模式創新研究中心發布行業首份《供應鏈金融科技重塑產業模式研究報告》。《報告》以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的發展演進為核心研究對象,形成對于當前實體經濟產業鏈和核心企業模式升級的方法論總結。報告發布研討會上,來自實體企業、銀行、科技企業、行業相關機構和高校等產學研多方齊聚一堂,分享供應鏈金融科技在產業中的創新實踐與面臨挑戰,研討如何大力推動科技、產業與金融的高水平循環,助力產業提質增效、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科技-產業-金融”新三角循環  產業鏈多方協同打造生態體系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商業模式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朱武祥認為,企業從事的各種“活動+交易”是商業模式的底層要素。在供應鏈金融科技的作用下,“活動+交易”產生數據,基于數據不斷優化企業決策算法的路徑被繼續強化,從而為進一步優化商業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要實現“科技-產業-金融”新三角循環,就要深入到產業商業模式的視角進行探究。“科技-產業-金融這三者互為依托,光是科技不行,沒有產業鏈配合沒有人買單;光是產業如果金融不介入進來,這個交易永遠達不成,也是無本之源。”

             紫光數碼集團高級副總裁劉石柱結合紫光數碼在ICT分銷領域的實踐表示,“供應鏈金融科技可以擴大產業鏈上下游的融資能力,甚至擴大經營范圍,提升下游經銷商的采購量,進而促進紫光業務自身的發展,在整個產業生態里形成良性循環。”紫光數碼自2021年9月與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保理融資產品京保貝合作以來, 以高效便捷的方式助力下游經銷商經銷商實現融資近10億元。 

            各大銀行也需要做好數據化風控管理,針對銀行如何與科技公司協同開展供應鏈金融科技業務,交通銀行北京分行公司部副總經理王淼認為:“銀行對中小型企業的評估主要方向在于產業鏈場景和數據化的風控,而數據化風控往往就依托于大數據。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依托大的產業鏈場景,和鏈條上完整的的大數據能力,可以更準確地通過科技能力以數據化形式反映出來,在信用風險判斷、融資方法和能力上存在天然的稟賦。這也是銀行與京東科技互補合作的關鍵點。”

            對于產業鏈下游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其高風險性依然是制約其發展的壁壘。萬聯網創始人蔡宇江指出,當下應收類、強確權等基于強信用的場景,在銀行容易獲得融資;而對下游經銷商類特別是往末端中小型的“夫妻老婆店”的業務,因為末端的數據相對較少,信用也比較弱,很難在大行獲得供應鏈金融服務。“利用先天優勢,京東科技將在自有體系內驗證過的成熟經驗向外輸出,從0到1把模型跑通,建立風險分攤的機制,實打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在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中,科技企業如何發揮聯結作用,京東科技供應鏈金融科技部總經理周李軍指出,供應鏈數字化體系的升級,背后對接的是整個供應鏈金融服務的提升,能夠滿足供應鏈中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獲得融資的便捷性,有助于供應鏈的安全,最終促進主業的發展。“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除了關注上游業務,也更關注下游業務的采購融資等,可以幫助核心企業做業務增長。這也是跟傳統或者現行的一些平臺企業不一樣的地方,他們本質上還沒有脫離核心企業的信用,也沒有給核心企業創造更增量的價值,或者只解決了部分報表持續優化。”

            供應鏈金融科技進入“覺醒年代” 成為業務增長“助推器”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對核心企業降本增效、對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增強融資獲得性的價值凸顯。周李軍認為,當前供應鏈金融科技已進入“覺醒年代”,是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鏈屬關系“黏合劑”和業務增長“助推器”,可以促進產業鏈韌性增強。比如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自今年開年以來,為產業鏈中小微企業提供的融資額度接近500億,同比增長13%。

            經過十年發展,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已從“服務京東內部生態發展”的1.0階段、到“供應鏈金融與數字化技術的邊界拓展”的2.0階段,邁入“產業平臺化輸出”的3.0階段。京東科技經過對自身實踐過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全方位產品能力的充分解耦、積木化拼裝,打造綜合型一體化的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已形成“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的“雙鏈聯動”特色模式,面向地方政府平臺、核心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輸出,助力核心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以及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高效便捷獲得融資服務。

            報告發布研討會上,周李軍透露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在2023年已啟動“135戰略路徑”——打造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的1個核心,秉承“堅持產品為王、強化全鏈路運營服務、提升服務體驗”的3大經營理念,重點圍繞制造業、消費品、能源化工、交通物流、ICT的5大行業。

            《報告》認為,京東供應鏈金融科技依托“雙鏈聯動”模式,不僅利用技術實現了對活動效率的優化,更以商業模式視角針對現有模式的痛點,利用技術+金融手段設計新的模式予以解決,最終在成本、效率和體驗三個維度為產業鏈上下游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