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南亞的季風,佛過春日的笮山若水,四川鹽邊迎來了芒果花開時節。綠樹枝頭,每一簇恣意綻放的金色花朵,都在用花香犒賞勤勞的果農,并醞釀又一個到來的豐收季。
“咱 們的芒果,豐收不愁賣。”自打去年帶領村民用上了“B2P”平臺,攀枝花市鹽邊縣金河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馮正偉,對村里7萬畝的芒果銷路,又增添了一 份底氣。由京東云依托數智供應鏈,搭建攀枝花B2P產業供銷服務平臺,匯集了芒果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等企業生態,可進行信息展示與交易對接,不僅破解 了傳統供應鏈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還實現芒果產業“產供銷”一體化運營。自2022年上線以來,平臺已實現交易撮合1.1億。
(攀枝花B2P芒果產業供銷服務平臺)
數智供應鏈:鄉村第四條致富路
在攀枝花市鹽邊縣副縣長宋沛東看來,“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從不過時,在數字經濟時代的鄉村振興戰略下,繼公路、高速路、高鐵路這些有形之路外,懂智慧、講科技、有韌性的供應鏈,看似無形卻是“三農”又一條重要的致富之路。
對京東云而言,數智供應鏈是為鄉村振興鋪就的第四條致富路。京東從創立之初,就深耕供應鏈效率,以千萬級自營商品SKU、平均近30天庫存周轉等極致錘煉,讓數智供應鏈落地生根,并逐漸從京東內部,走進千行百業,以實助實,扎實服務鄉村振興。
B2P產業供銷服務平臺,無疑是這條致富路所收獲的果實之一。
(京東(鹽邊)鄉村振興示范園)
服 務鄉村發展,每一個傳統產業轉型背后,都映射出整個產業生態的革新。猶記得2022年3月,京東(鹽邊)鄉村振興示范園剛一成立。京東云通過數據分析和實 地調研發現,芒果產業是鹽邊縣鄉村振興的一大支柱產業。全縣芒果種植面積達35.8萬畝,晚熟芒果種植面積居全國之首,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然 而,當地產業以種植業為主,只有初級農產品上行,經營模式傳統單一,存在銷售渠道窄且被動、覆蓋區域有限、附加價值低等問題。
此時,京東云以數智供應鏈為基礎的全生態能力,將京東在電子商務領域、產業運營經驗、資源優勢等聚合起來,服務鹽邊搭建B2P平臺,釋放資源平臺的協同整合和資源共享能力。
作為平臺的早期使用者,鹽邊縣金河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馮正偉眼見著更多鹽邊果農搭乘數字技術的東風,將芒果樹上長出的甜蜜事業,跑上了增收致富、產業升級的快車道。
服務鹽邊:“以三產聚二產促一產”
新平臺只是一個新錨點,服務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需要以更宏觀的視角,站在全供應鏈環節上,推動“一二三產”融合共生。在鹽邊,京東云扎根數智供應鏈,推出了“以三產聚二產促一產”的服務舉措:
三 產切入,構建營銷服務體系。京東云服務鹽邊搭建立體的數字化營銷服務體系,不僅引入直播機構,構建京東直播和直播達人等多元渠道,助力鹽邊特產“走得 出”,還打造品牌營銷活動,線上線下舉辦年貨節、芒果節等節慶活動,讓“滋味鹽邊”叫得響,幫助特色農產品實現“初級產品”向 “品牌商品” 的轉變,滿足消費者對多樣化的品質農產品的需求,形成高品質農產品-消費升級-農民增收的“正循環”。
聚 集二產,提升農特產品附加值。營銷先行叫響了鹽邊特產的知名度,也為第二產業發展聚攏人氣。攀枝花芒果、鹽邊桑葚等國家地理標識產品,打破季節性束縛,進 一步深加工為芒果干、桑葚酒等制品,由初級農產品變為地方品牌商品走向全國,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競爭力。此外,依托京東豐富的資源,通過鄉村數智大數據平臺 的深度挖掘,京東云發現鹽邊羊肉米線“出圈”潛力巨大。一份覆蓋產品研發、市場前景、產品包裝、定價策略等在內的詳實報告提供給鹽邊縣政府。在地方政府的 支持下,“羊鼎記”鹽邊羊肉米線預包裝食品順利推出。兔年春節期間,這款來自四川攀枝花的小吃,在京東平臺上產生了2000+的購物評論,好評度高達 98%,銷售額環比上漲119.96%。目前,京東正服務推進鹽邊牛肉、鹽邊油底肉等“滋味鹽邊”系列預制菜研發,并配合鹽邊縣委縣政府謀劃啟動預制菜產 業園建設,引入更多的農產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入駐。
(“滋味鹽邊”系列預制菜-鹽邊油底肉車間)
反 哺一產,以高品質農業引領農民共富。在京東(鹽邊)鄉村振興大數據中心,鹽邊縣全網電商大數據、鹽邊縣特色產業大數據、鹽邊縣實時網絡零售大數據,可對品 類、市場、品牌、價格、商品屬性等角度進行深度分析,并結合B2P平臺以及精準數字營銷帶來的產品復購洞察,為農戶篩選出了口味和市場表現俱佳的品種,給 予了芒果種植品種選擇可靠的數據參考。凱特、椰香、貴妃、金煌等芒果品種,讓它們從消費者的好口味成為果農的“心頭好”,芒果樹則成為農戶的“搖錢樹”。
(陽春時節,“滋味鹽邊”花開遍野)
2022年,鹽邊縣芒果輻射帶動區域單位面積產出效益每畝為9500元,縣域平均水平每畝產出效益為7873元,園區輻射帶動區域效益高于縣域平均水平20.1%。
成 都市人大代表、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主任、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教授表示,從鹽邊服務路徑來看:“以三產聚二產促一產”,推出了“321”產業服務路徑,是 基于鹽邊地方產業狀況、更是一個基于國家大戰略的引導,以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堅持可持續發展路徑,追求共同富裕目標的創新典型。與一般企業簡單的針對當地 農產品銷售不同,鹽邊模式是全生態能力投入,并通過數字技術能力地方特色產業,將京東的互聯網資源、技術資源、產業資源協同整合和共享,助力地方搭建特色 產業生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京東云在鹽邊的實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說為地方建起了一條新的數智供應鏈的“致富路”。
鄉村振興:從“走得出”到“強起來”
從 鹽邊看全國,京東云秉承以實助實的理念,已深度服務100座城市。“數智供應鏈是京東‘奔富計劃’下的關于科技興農的探索。圍繞地方特色產業,我們會“一 城一策”“一村一業”做全生態能力投入,從發展產品到發展產業。不僅限于產業振興,同時關注人才振興、生態振興,以促成地方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京 東科技數智鄉村負責人劉賢志表示。自2020年10月2022年8月底,鄉村振興京東“奔富計劃”用22個月的時間帶動農村實現產值超6200億元,在全 國打造多個“奔富村”,幫助數百萬農戶大幅增收,有望提前實現三年產值超萬億的目標。
在 助力鄉村振興工作上,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是基礎盤。過去,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路多以“促進農產品銷售”為主。依托數智供應鏈,京東云積極投入到鄉村數智化建 設,參與更深、鏈條更長。湯繼強教授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一環,尤其是發揮數字技術的獨特優勢,推進第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是 接下來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京東云以數智供應鏈為基礎,以實助實,扎實服務鄉村振興的方式,是比較獨特的。這種以數智供應鏈為基礎所構建起的全生態能力, 將有效帶動本地產業轉型,同時實現可持續的產業競爭力,讓產業鏈總體效率更高。
如 今,基于數智供應鏈“研產供銷教培”全鏈條服務,湖北棗陽的智能農場,由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構建的農業管理體系,助力果園從傳統走向“云 端”;江蘇如東的條斑紫菜產品,具備了“C2M”反向定制思維,節省75%的產品需求調研時間,新品上市周期比以往縮短67%;陜西白水的蘋果用上了“管 -產-存-流-銷-運營”數字服務體系,實現數智對產業的“精準滴灌”……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京東助農成色十足。
(湖北棗陽京東農場的智能設備)
2023 年,中央一號文提出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再一 次堅定了京東云以數智供應鏈服務鄉村振興的信心。”京東科技數智鄉村負責人劉賢志表示,在頂層設計下,更多產業示范帶需要更多的企業探索者來服務鄉村振 興。京東云這種以數智供應鏈為基礎所構建起的全生態能力,一方面聯動京東大型合作伙伴,以“頭雁”帶動本地產業轉型;另一方面,依托數智化社會供應鏈,沿 著產業鏈孵化、培育更多當地企業,為其注入電商、C2M等能力,實現升級轉型,讓產業鏈總體效率更高。依靠數智供應鏈能力,京東云正解決鄉村特產“走得 出”和鄉村產業“強起來”兩個問題。
如 果說B2P平臺解決了“走得出”得問題,那數智供應鏈覆蓋“研發、生產、流通、銷售、服務”能力,構建的產業大腦,則解決了“產業帶”強起來的問題。在浙 江臺州,京東科技聯合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建設泵閥(水暖閥門)產業大腦,針對企業銷售渠道開拓難、產業鏈把控難等問題,提供數智化供應鏈解決方案,降低企 業采購成本,打開了產品銷路,夯實產業帶能力。被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將玉環市“泵閥(水暖閥門)產業大腦” 評為“2021年數字經濟系統優秀細分行業產業大腦”。
(玉環市“泵閥(水暖閥門)產業大腦”)
農 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創收、農村發展創新,鄉村振興的耕耘書寫與價值傳達,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努力。作為新型實體企業,京東 扎根數智供應鏈能力,正“將論文寫在農村大地上”。未來,數智供應鏈作為鄉村的第四條致富路,將搭建農人的致富鏈,數字鄉村的發展鏈,帶動起鄉村振興、共 同富裕的巨大想象空間。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