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要強化數字中國關鍵能力。一是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二是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
近年來,我國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但同時,供應鏈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供應鏈在極端情況下的韌性和健壯性有待加強。多數傳統行業數字化進程仍處于早期階段,在底層數字基礎設施層面,企業普遍使用多朵云,對于安全、穩定、高性價比的多云管理有持續需求。
2023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云事業部總裁曹鵬在提案中建議,加快實現國產化“真替真用”,推動供應鏈自主可控,加強對“多云多芯多活”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研發支持。同時,推動全鏈條協同創新和整體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和水平。
國產化的硬骨頭:業務連續性和經濟成本
傳統產業加速提質升級、新興產業持續茁壯成長,是我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生動寫照。近年來,我國產業基礎能力提升按下“加速鍵”,供應鏈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而柔性靈活、隨需應變的供應鏈軟件體系仍有待加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總工程師,中國企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表示,我國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過程,對產業的硬件給予較多的關注。實際上,產業的軟件發展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方面的差距也亟待去著力彌補。
保障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是整體性的系統工程,其中國產化的產業數字基礎設施是供應鏈自主可控的重要基石。然而,許多企業在國產化替代的過程中,面臨“不敢轉”的挑戰。首先,完整實現國產化替代的成本往往較高,與傳統基礎設施適配的工作量極大;其次,部分國產化軟件的性能和穩定性仍有待提高,如果將關鍵系統和應用直接替換成國產化的解決方案,企業對于業務持續性方面有一定顧慮。
隨著新型數字應用的蓬勃發展,企業對數據安全與主權的考量持續提升,多云成為企業數據中心部署新常態。據Flexera 《2022年云狀態報告》顯示,89%的受訪企業在IT架構上選擇多云戰略;德勤最新發布的《多云白皮書》也顯示,企業在享受云帶來的敏捷、創新以外,也要解決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的挑戰和痛點。絕大多數企業不能簡單地拋掉已運行多年的系統,重新在云上搭建新的平臺,需要帶著多云的思維來改造、構建IT 系統,支持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曹鵬認為,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要能夠支持企業漸進式完成國產化替代。依托多云多芯多活的技術架構,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能夠向下兼容國內外基礎設施,包括ARM的鯤鵬、飛騰和X86的海光等芯片;向上適用多場景產業應用,包括安全、數據庫、中間件、協同軟件等。同時,通過一次適配即可達到多云落地、穩定運行,代替復雜的交叉調試過程,進而保障業務的連續性。
借助開放的技術能力和生態資源,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要支持企業充分利用已有的數字基礎設施,便捷納入新型技術設施,在國內外數字基礎設施之間無縫切換,筑牢全球競爭力。
借鑒“首臺套”經驗,漸進式推進國產化“真替真用”
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打磨和歷練,國產化應用才能從“可用”向“易用”“好用”邁進。
為了減低風險,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在多活的狀態下,可以幫助企業在小范圍內先嘗試國產化替代,證明可行后再擴大替代品類和規模,推進全方位的國產化,避免因技術方案問題導致業務停頓而浪費時間和經濟成本。
漸進式推進國產化替代已成為行業共識,在裝備制造業領域,也曾有過“首臺套”的先進經驗。朱宏任曾公開表示,裝備制造業“首臺套"的應用,國家采取了一種以市場手段為主,政府加以推動支持的手段。對于運用國產“首臺套"設備的企業,國家給予保險的補貼,有效分散了企業的風險。“所謂供應鏈的韌性是一種抗打擊能力。高彈性、高可用,在極端情況下的調度和健壯性,是對供應鏈韌性非常大的挑戰。國產化替代不能一蹴而就,只有在不斷應用中,才能不斷自我迭代、提升性能。”朱宏任說。
漸進式替代首先可以保證國產化的安全可控,避免單點的國產化選型風險;其次,可以提供真實的產業場景,幫助打磨國產化的軟硬件,幫助國產化體系不斷升級迭代;最后,可以節省經濟成本,用小成本投入嘗試國產化替代,避免錯誤方案導致業務停頓產生損失。
如今,有不少企業都在進行漸進式的國產化試點嘗試。以京東為例,大規模產業級的“真替真用”已成為現實。京東80%的應用支持在國產化基礎設施上穩定運行。京東云全面支持京東零售、物流、金融、健康、工業等多元化業態場景,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與主流云廠商、72個大型數據中心、近百個邊緣數據中心、數十萬智能物流終端的統一調度管理,高效保障了京東11.11等各類復雜場景安全穩定運行。
在能源領域,京東云為中海油提供云艦混合多云平臺,通過多云容器集群方式,集成了中海油已有的基于鯤鵬ARM架構、海光x86架構和飛騰ARM架構的基礎設施,并向上輸出大規模容器集群能力。同時,自主可控和基于開源的分布式中間件,同時通過鏈路跟蹤、穩定性管理等工具提高分布式中間件監控運維能力。
在金融領域,京東云為長城證券大大縮短了國產化試點摸索周期——前期支持基于X86的非信創與信創資源池并存,使業務系統的信創改造暫不涉及CPU架構變化,減小一次性多個業務系統同時改造的投入壓力。
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是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下一代數字基礎設施的創新發展將助力產業發展蹄疾步穩,產業增長新動能有力迸發。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