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光里扎根,好似希聲無形,5年卻足以孕育“從0到1”的成長: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拔地而起、京東(濱州)數字經濟產業園集聚起產業鏈條、濱州湖濱產業智能供應鏈冷鏈園項目開工建設……2017年至今,新舊動能轉換下的“京東云+濱州”實踐,第一個5年砥礪前行,第二個5年已擊鼓催征。
山東省濱州市,作為京東云全國首座入駐城市,“恰如京東云在山東的‘井岡山’”,拉開了這家云廠商從1到100“城市數字經濟服務商”的進化序幕。
尋找破局之策:“走出濱州自己的發展路子”
“走出濱州自己的發展路子”,是濱州人的共同盼望。而提升數字政務服務水平,成為破局之策。
“2017年之前,政務數據存在質量不高、共享難度大、匯總不及時等問題。各部門數據分散在各自封閉的平臺上,得不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濱州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并不諱言。
在痛點中找機會點。2017年1月,濱州市與京東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京東云隨之落地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后,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市政務大數據服務管理平臺、濱州工業大數據服務平臺、濱州市城市云平臺等項目也相繼落地。
(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
合作之初,雙方共同打造的濱州市城市云平臺,從“供給端”發力,整合政務資源,打破行政部門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截至2022 年12月31號,京東政務云已為濱州市64個市級單位,81個縣級單位,397個系統1467臺云主機提供了資源服務。其中,政務云平臺和醫保云平臺是智 慧濱州的基礎性工程,京東云為智慧濱州建設提供基礎的技術、存儲、安全、容災等服務,助力濱州市城市管理、民生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濱州經濟開發區聯合京東云打造的軟、硬、運一體化的“互聯網+ 政務”服務大廳,僅用五分鐘就可辦出一張營業執照,讓群眾進“一個門”,跑“一個窗”,辦“千件事”。 簡化的政務服務界面,完善的服務訪問手段,豐富的政務服務內容,使公眾和企業能夠“隨時、隨地、隨需、隨行”地享受到集約、高效、透明的政務服務,落實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宗旨。
這一濱州特色的云上政務探索,不僅收獲了當地民眾和企業的認可,讓其享受看得見、摸得著的便利,也得到了國際權威市場研究的“蓋章”,在2019 年被IDC授予“中國數字化轉型政府行業應用場景創新大獎”。不僅如此,在京東黃河三角洲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已經完成兩層數據中心建設,已投入 1000臺機柜,安裝10000余臺服務器。京東云不僅牽引京東智能研發測試應用平臺落地濱州IDC機房,還引入視頻渲染平臺業務、智能中臺系統業務及 3D軟裝建模平臺業務等多個生態項目,迸發數智產業的乘數效應。
企業轉型升級:“京東云是可以信賴的云廠商”
服務城市發展,助力企業轉型,提升民生福祉,辦法有1000種,但最有效的那一個,一定來自于數據洞察基礎上的科學實踐。掛職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京東科技銷售中心副總裁戢凡峰表示,希望京東云“技術+產業”的服務模式,切實助力數智濱州高質量發展。
春江水暖。劉悅因專注市場研發,敏銳地捕捉到了其中變化。作為魏橋紡織嘉嘉家紡的電商負責人,提升銷售業績和品牌口碑是她的主要工作。兔年開春,一款C2M定制產品,讓她順利實現KPI。
原來,京東云城市產業服務平臺,可提供明確的市場洞察、清晰的產品定位和精準的人群分析,可為企業精細化運營提供數字支持。平臺在盤點消費者床上用品訴求時,發現冬季床品有著吸濕防靜電、耐熱不縮水、平滑不起皺等訴求。“嘉嘉家紡”基于這一大數據分析和京東云AI技術指導,推出了石墨烯面料四件套床品。這款產品,具有抗菌、抑菌、抗靜電等特點,一面世就迎來滿堂彩。
提到“C2M”,劉悅坦言,“這讓我們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可以第一時間把產品送到消費者面前” 。
其實,一條高效、安全、有韌性的京東云數智供應鏈,在這個C2M反向定制解決方案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以用戶需求為基礎,通過行業、市場、商品、價格、人群、營銷的六維視角交叉分析,推動產品設計、供應鏈、銷售等一系列變革,重新定義制造流程,打造滿足用戶需求的新品。
魏橋紡織這一龍頭企業的上述探索,成為濱州紡織業以創新謀發展的生動注腳。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生產基地,濱州著眼“世界級高端紡織基地”,重點發展紡織新材料新產品研發、品牌服裝創意設計、高端家紡智能制造等產業,推動紡織業走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
如今,在京東(濱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內,包括魏橋紡織在內的200多家合作企業,所構建起的電商、科技、健康產業發展鏈條,正書寫數智時代企業轉型發展的新篇章。
(京東(濱州)數字經濟產業園)
“京 東云是可以信賴的云廠商。”這一認可,來自于山東省百思得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扈希金。他表示,企業從事軟件開發,主打移動安全監控、社區監控、案件監督系 統等產品,對數據安全要求很高。“公司的數據庫系統,程序類的測試系統,協調開發系統等,都由京東云提供技術支撐,多年來沒發生過數據丟失情況。”
同為產業園入駐企業,拓宇電子科技負責人唐研波表示,園區幫助公司實現“開源節流”,在辦公免租的同時,還能獲得“京東云資源包”的優惠補貼。目前,企業在芯片、信息化技術和集成電路等領域已經獲得了7項實用新型專利和7項軟件著作權,公司產值由100萬元增長至500萬元,完成了從貿易型企業到科技型企業的轉化。
服務這座城:“為傳統產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扎根一座城,服務一座城。在山東北大門,更多數智升級的種子在創新合作的土壤中生根發芽。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廣忠,曾對閃電新聞表示,“近年來,濱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加強新能源新信息技術的建設。而京東的技術和云計算優勢,正可以為濱州傳統產業的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正在推進中的濱州湖濱產業智能供應鏈冷鏈園項目,被稱為“美 好餐桌供應者”,正在長出科技翅膀。該項目,集農產品體驗、展示、貿易、倉儲、物流、加工、產業、運營為一體,由京東云提供數智供應鏈冷鏈解決方案,建設 有湖濱產地農產品冷鏈集儲交易平臺、特色農產品上行渠道擴展平臺與外部市場優質生鮮對接平臺,成為當地產業升級、產城融合的示范性項目,和食品安全保障的 民生工程。
在2022 年京東云峰會上,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湖濱鎮黨委書記王樹榮介紹,后續雙方還將基于京東的技術實力,共建產業智能供應鏈平臺,全面打通產業鏈信息流、商流、 物流和資金流。依托京東的產業運營能力,高效開展產業供應鏈冷鏈園的運營業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并充分利用京東豐富的零售業態,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通 路,拓寬湖濱產品銷售渠道,擦亮湖濱冷鏈品牌。
(濱州湖濱產業智能供應鏈冷鏈園項目)
從2017年到2023年,京東云助力傳統產業發展的舉措不一而足:“首屆魯紡產業節”,旨在“打造山東紡織產業新模式,激活地方經濟發展新動能”;“京東·濱州首屆農民豐收節”,帶來中裕食品、長壽花、沾化冬棗、粗布床單等濱州特產;“京東濱州首屆合作伙伴招商會”,借力京東生態體系為濱州企業開設了綠色通道……眼下,京東(濱州)數字經濟產業園正加快園區企業“產業上云”進程。京東云將圍繞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聚集等方面與濱州企業展開深度合作,服務濱州數智發展。
“5 年以來,京東以自身強大的品牌帶動力和深厚的技術支撐能力,帶動了濱州市數智經濟的快速高質量發展,對濱州當地數智化、產業轉型、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強有 力的算力支撐,”京東(濱州)數字經濟產業園的直接管理單位——濱州中海新一代信息技術園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張進期待,“2023年開始,我們將進入下 一個5年的合作,我們相信相較上一個五年雙方會有更深入的合作。”
步入第二個5年,濱州與京東將開展哪些模式創新,京東云如何助力濱州企業與政務高效上云,數智化如何帶動區域特色產業升級……一個個數智化的新城故事,正待上演。從濱州到全國,從“0-1”到“1-100”。秉承“做實事、有價值的事,長期的事”的理念,京東云已深度服務100座城市數字經濟發展。未來,京東云還將以數智供應鏈能力,照亮“技術+產業”更廣袤的落地空間。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