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務鄉村數字建設中,京東云發現,鄉村特色農業所形成的口味、形狀、色彩等情緒價值和產業機遇,構成了產業一區一品發展的底蘊。而“鄉愁產業”的數字“濃度”,成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路徑之一。作為“數智鄉村服務商”,京東云依托數智供應鏈能力,以“技術+產業”服務鄉村產業發展,搭建數字經濟產業園,一品一策服務鄉村建設,聚合產業資源,孵化新農人反哺新農田,激活特色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
新農人:“C2M” “云展會”帶來思維再造
在江蘇如東104萬畝內海灘涂上,靠海吃海的農戶,栽培出了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如東條斑紫菜。這一暢銷日本、韓國、美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鄉愁產業”,是當地農戶增收的主渠道。
每年12月中旬到次年4月,是紫菜的最佳采摘期。2023年,新一輪收獲季伊始,南通吉優食品有限公司的李承凱,就歷經了一場名叫“C2M”的思維再造。公司“海之旅”品牌推出的定制產品,在京東平臺上收到了用戶100%的好評。
(吉優食品借助京東云支持的數字系統管理生產)
成績的取得,要從京東云城市產業服務平臺說起。該平臺面向不同產業主體需求,提供產業規劃、產業培育、品牌打造、人才孵化等服務。其中,平臺將眾多分散的消費訴求,匯聚成巨大的商機浪潮,涌向各行各業的生產車間。
90后新農人李承凱深知,數智消費時代,第一時間獲取消費者需求,成了產品開發和企業發展的勝負手。而加入如東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京東云以明確的市場洞察、清晰的產品定位、精準的人群分析,為企業精細化運營提供了數字支持。以用戶需求為基礎,通過行業、市場、商品、價格、人群、營銷的六維視角交叉分析,推動產品設計、供應鏈、銷售等一系列變革,重新定義制造流程,打造滿足用戶需求的新品。
懂技術、勤思考的新農人,為鄉村帶來了肉眼可見的變化。安徽金寨人童維新,回鄉從事種植、養殖業,成立全縣第一家電商公司“三個農民”,不僅自己創業成功,成了“全國十佳農民”,還與70多家合作社、家庭農場聯動,帶動合作農戶年均增收1萬元。2020年,在安徽省農交會期間,雙方將線下展會搬到線上,搭建并運營了安徽農交會云展平臺,組織1800多家商家入駐,并把2000多款優質農產品搬到了平臺上。更多金寨好物,也借助永不落幕的“農交會”和遠方企業和消費者達成了鏈接。
無論是李承凱的C2M探索,還是童維新“云上展會”實踐,創新進取的新農人為產業破圈發展帶來更多新可能。“以產品為中心”走向 “以用戶為中心”,成為農企新航向。
新農場:從前“憑經驗” 如今 “看數據”
“過去‘憑經驗’,如今‘看數據’。”有著20多年農事經驗的劉健,自稱學會了科學種植。他所經營的豐滿園果業公司,在棗陽有2600畝桃園,借助京東云開發的數智農業管理系統,趕在兔年立春前,已順利結束了冬季清園的收尾工作。這個智能系統,讓他在家中打開電腦,就可全盤掌握果園詳情。遍布桃園的監測設備,對溫濕度、氣象、蟲情、土壤等各項信息,進行實時“報告”。僅土壤監測一個環節,就可提供土壤PH值、水分、有機質等數十項指標。
(京東農場布置在豐滿園基地的智能設備)
一個個詳實客觀的數據,不斷映射互成生態的農事共識。劉健介紹,棗陽的土壤肥沃,是糧食和經濟作物生長的搖籃。不過,這一黃色土壤間歇出現的鐵元素波動,卻令當地果農“摸不到頭腦”。如今學會了“看數據”,其中緣由劉健已能娓娓道來,“碰上少雨的年景,土壤的PH值會相應升高,也會影響鐵元素含量……”
讓“老把式”開拓能力“新地圖”,是京東云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心得。2022年,京東云服務棗陽打造京東(棗陽)數字經濟產業園。劉健經營的“豐滿園”果業基地,成為棗陽市第一個京東農場項目。在這里,由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構建的智能農業管理體系,正助力果園從傳統走向“云端”。
新農事:用上“新農具” 玩轉“新農活”
數智技術的東風,讓“云展會”成為安徽金寨的“新農活”,也為四川鹽邊芒果帶來了“智能平臺”。2022年,京東云與當地共建芒果產業供銷服務平臺,匯集芒果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等企業生態,進行信息展示與交易對接,實現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雙向流動,不僅破解了傳統供應鏈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還實現芒果產業“產供銷”一體化運營。
(攀枝花B2P芒果產業供銷服務平臺)
平臺剛成立,鹽邊縣金河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馮正偉就組織村里將芒果上行。作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金河村是優質晚熟芒果生產地,全村7萬畝芒果,是村民主要收入來源。這份靠山吃山的甜蜜事業,芒果產業要想迎來新提升,拓寬銷售渠道、打造品牌、文旅升級必不可少。
一份數據印證了馮正偉的思考。公開數據顯示,鹽邊芒果產業供銷服務平臺成立僅數月,實現交易額近千萬,芒果定制產品銷售單價提升70%。
距離鹽邊300公里的云南普洱,主打有機茶的祖祥茶園,春茶還未采摘,來自京東平臺的訂單就已提前下到了田間。負責人董繼文表示,自打入駐京東普洱數字經濟產業園,園區的各項營銷活動就成了茶園的“新農活”,為企業帶來了更多銷售和品牌出圈的機會。在新春年貨節期間,產業園組織近百品牌進行直播,僅祖祥茶園就可為自家2000畝茶園和1萬畝合作社茶園的500多戶農戶帶來增量收益。
(普洱特色種植一張圖)
除了農活營銷外,京東云服務普洱市數字農業場景項目建設,盤清當地農業資源家底 ,推出的普洱特色種植一張圖,可對普洱茶、林下三七、牛油果等特色作物的宏觀數據和生產數據進行監測。特色種植作物面積多少、種在哪、誰在種、生產如何,一目了然,為保障和規劃特色作物種植提供數據決策依據。
留住鄉愁,發展不愁。京東云遍布100城70多座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特色產業所衍生的“鄉愁故事”,帶來更多新農人、新農場和新農事,不斷描述數智鄉村的新圖景。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京東提出鄉村振興“奔富計劃”,輸出供應鏈、物流、技術、金融、服務五大核心能力。截至2022年8月底,該計劃帶動農村實現產值超6200億元,在全國打造多個“奔富村”,幫助數百萬農戶大幅增收,有望提前實現萬億產值目標。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