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月30日訊(秦川) 近日,一檔節目中介紹了中國瓷器龍泉青瓷。龍泉青瓷享譽世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珍品就是冰裂紋和螞蝗絆,雖是“意外”所得,但都驚艷于世。這些都是海上絲綢之路傳向世界的中國文化,千百年來商品貿易帶動了經濟發展,也帶動了文化交流。
龍泉青瓷為浙江省龍泉市特產,是中國第一種走向全球化的商品,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龍泉青瓷的燒制始于1700多年前,宋代達到鼎盛。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要求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范圍最大的青瓷歷史名窯之一。
龍泉青瓷傳統上分“哥窯”與“弟窯”。“哥窯”出現于南宋中晚期,與著名的官、汝、定、鈞并稱為宋代五大名窯,特點是“胎薄如紙,釉厚如玉,釉面布滿紋片,紫口鐵足,胎色灰黑”。“弟窯”胎白釉青,釉色以粉青、梅子青為最,豆青次之,被譽為民窯之巨擘。
哥窯以“金絲鐵線”的釉裂紋而著稱。而在哥窯的各種釉裂紋片中,又以“冰裂紋”為尊,素有“哥窯品格,紋取冰裂為上”的說法。
“開片”,即冰裂紋,系胎釉膨脹系數不一,導致釉面出現裂紋,實際上是一種缺陷,卻被制瓷工匠巧妙地用來作為裝飾紋,且效果精美絕倫,有渾然天成、巧奪天工之感。
作為龍泉青瓷精美氣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便是目前收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被稱為“青瓷界的維納斯”的“螞蝗絆”。這只世界上最著名的殘器之一,因鋦釘形似螞蝗而得名,在龍泉窯人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
螞蝗絆釉色純凈,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燒制工藝可以說達到龍泉窯歷代之最。底部的裂紋與鋦釘,更是為它增添了獨一無二的殘缺之美。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