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月28日訊(金汐)近日,廣東廣州一名男孩在景區內被鳥夾住了頭,上演了一場現實版“鵜鶘灌頂”。目擊者張女士稱,當時鵜鶘夾完孩子的頭后他們才反應過來,孩子也沒抓它的毛,只是摸了一下,孩子也沒有表現得很害怕或者哭泣,只是有點懵。
鵜鶘屬于今鳥亞綱,別名塘鵝,是8種水禽的統稱。中國的鵜鶘共有白鵜鶘、斑嘴鵜鶘和卷羽鵜鶘三種,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鵜鶘屬于大型游禽,分布于全世界的溫暖水域。成年鵜鶘體長約1.7米左右,翼展可達3米,全身長有密而短的羽毛,一般為白色、桃紅色或淺灰褐色。有些種類的鵜鶘體形較大,體重可達13千克,是現存鳥類中個體最大者之一,能以超過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長距離飛行。
鵜鶘的喙很長,喉囊發達,適于捕魚,但不貯存。別看鵜鶘外表看上去這么霸氣,但它其實是一只“憨憨鳥”,啥都想吃上一口。由于嘴巴特別大,再加上看到什么東西都想吞進嘴里,因此有人戲稱鵜鶘為“動物界的廣東人”。
它們的主要食物是魚類,也吃甲殼類、軟體動物、兩棲動物以及一些小型鳥類。但鵜鶘有時吃東西并不是以捕獵為目的,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它們不僅會“吸貓”、“吸狗”,有時候還會“吸人”。
鵜鶘的大嘴非常能裝,它們在捕魚時,經常把河底的淤泥、樹枝等一并吞進口腔中。不過它們會經常清理自己的喉囊,將喉囊里的小沙子、小石頭都清理干凈。盡管鵜鶘的喉囊看起來非常薄,有時甚至能透過喉囊看到口腔里的魚,但它們的喉囊其實非常結實,即使是一群魚在里面折騰,都無法刺破它們的喉囊。
但是如果魚身上存在碎網片、瓶蓋、鋼絲繩、魚鉤等物品,鵜鶘很容易在進食的時候傷到喉囊,如果受傷嚴重,那將很難進行捕捉食物,造成的后果就難以預料了。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