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1月10日訊(徐柒柒) 據北京日報報道,1月7日,延慶區第九屆非遺大觀園暨2023民宿過大年活動啟動,即日起至1月24日,延慶區將在9個鄉鎮的10個重點民宿聚集村舉行豐富多彩的非遺體驗活動,游客還有機會在延慶精品民宿品嘗“延慶非遺宴”。
(圖片來源:北京文藝廣播)
活動當日,延慶推出了“延慶非遺宴”,包括延慶火勺、延慶傀儡、傳統饸饹、賀氏醬豬臉、三司村柏木熏肉、永寧豆腐、古法海棠汁、杏仁菜粥、黃芩茶、媯川白酒等具有延慶特色的非遺美食。
火勺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從外表上看,火勺與餡餅差不多,但口感可是大不一樣。火勺是用火爐烘烤而成的,延慶火勺制作叫做“打火勺”。打延慶火勺有四手絕活即面要滋潤,瓤要鮮嫩,棰子要清脆著聽,爐火要不暴不溫。2011年,延慶火勺入選延慶“十大特色文化遺產”。
說到傀儡你會想到什么呢,木偶娃娃還是受擺布的人,你能想到這是怎樣一道菜嗎?傀儡這道菜主要流傳已我國北方地區,雖然這道菜名字聽起來很奇怪,但用料確是十分常見的,就是用土豆、麻油和面粉等制做而成的。延慶地區的傀儡有鍋攪傀儡、鍋打傀儡、屜蒸傀儡、油炒傀儡等做法。延慶傀儡制作技藝于2022年列入延慶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饸饹的起源比較早,北魏時就有關于其制作方法的記載了。饸饹是北方較為常見的一種面食吃法,將蕎麥面或其他面和軟后,用饸饹床子把面通過圓眼壓出來,就成為面條了,這種面條會比普通的面條粗一些。傳統饸饹制作技藝也是在2022年列入延慶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