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000年前的快遞驛站是什么樣的?

            2022-12-26 11:39:27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6日訊(金汐)快遞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我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你有沒有好奇過古代的快遞驛站是什么樣子的?位于甘肅敦煌市城東64千米的懸泉置遺址,就是漢唐年間往來內地與西域的重要驛站。

            懸泉置遺址,據出土簡文記載,西漢武帝時稱“懸泉亭”,昭帝時期改稱“懸泉置”。東漢后期又改稱“懸泉郵”,魏晉時曾廢棄。唐以后復稱“懸泉驛”,宋以后又廢置。清代又稱“貳師廟”,“吊吊水”。其名取之南側山中懸泉水。

            1990年至1992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兩個階段對遺址進行了全面挖掘,揭露遺址面積2400平方米,遺址出土文物共70000余件,其中有字的漢簡20000余枚,留下了從公元前2世紀開始近400年間漢王朝郵驛制度和往來交通的珍貴細節。2014年6月22日,懸泉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懸泉置遺址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門朝東,由主體建筑塢堡和塢外附屬建筑倉、廄構成。塢呈正方形,邊長48.10米,土坯砌筑,西南角設突出塢體的角樓。塢墻設于東墻正中,寬3米。塢內依西壁、北壁建有不同時期的土坯墻體平房共12間,為住宿區;東、北側為辦公區房舍;西南角、北部有馬廄3間;塢外西南部建有一組長約50米,呈南北向的馬廄3間。塢外西部為廢物堆積區。

            懸泉置遺址出土簡牘形制有簡、牘、觚、封檢、削衣等。內容有詔書、律令、科品、檄記、簿籍、爰書、劾狀、符、傳、歷譜、術數書、字書、醫方、相馬經等。出土有較多的書于墻壁墨書題記,內容涉及詔書和藥方等,字體工整,保存較好,是研究漢代歷律、農技和醫藥水平的最新資料。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