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研究發現:柬埔寨超級蚊子對殺蟲劑免疫,能躲避噴灑區域

            2022-12-26 11:32:34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26日訊(秦川) 近日消息,據多家海外媒體報道,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對登革熱多發的越南和柬埔寨兩國蚊子展開研究時發現,當地一種傳播登革熱、黃疸病和寨卡病毒的蚊子出現變異的比例竟高達78%,能對合成除蟲菊酯這種常見殺蟲劑成分產生免疫。

            據統計,全球蚊子種類數量接近3600種,約有蚊子100~200種蚊子會出現叮咬人類,并且蚊子的生活環境都是水資源豐富,出沒于一些積水、花草附近的地方。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三種蚊子,分別是伊蚊、按蚊和庫蚊。

            據悉,研究團隊對超級蚊子種群噴灑大劑量的氯菊酯(蟲劑),但柬埔寨的蚊子卻出現了抗藥性,并且該超級蚊子還可以自覺規避噴灑過蟲劑的地方。

            蚊蟲叮咬可能會導致傳染病、寄生蟲病或影響工作效率等危害,可能會引起肝炎、登革熱、腦膜炎等一系列癥狀。如果不注意控制蚊子,這些疾病很容易大規模流行。并且,蚊蟲叮咬會往人體內注入一些抗凝物質等毒素,該物種會造成人體皮膚瘙癢紅腫,嚴重會出現傷口感染。

            控制蚊子的數量和繁殖,是目前控制蚊子傳播疾病最有效的方式,目前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噴灑滅蟲劑。研究人員表示,蚊子抵抗殺蟲劑的能力可能對傳染病防治工作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針對蚊子傳播的某些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疫苗,只能靠殺滅蚊子來進行防治。科學家建議,應選擇更有效的殺蟲劑來對付蚊子,也可輪換使用不同殺蟲劑,以避免蚊子形成免疫抗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