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在大上海1983

            2022-12-15 16:13:57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1983年,大學三年級實習于上海近兩個月,利用大學暑期放假,我們借住于華東政法學院的教室并可校園食堂用餐,長條課桌座椅劃分“上下鋪”,作為吉林大學國際法專業首批學生(全國次屆與北大武大同期),實習遍布大上海各個“角落”,律所、法院、海關、外運……我與安國軍同學在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地址福州路外灘。每天早上由華東政法學院出發,穿過中山公園,愚園路乘坐20路無軌電車到九江路外灘下車,經過整個南京路。

            大上海多年憧憬,利用周末,游覽市區,城隍廟、玉佛寺、第一百貨。下班時曾步行于南京路上,還有淮海路。上海大廈、外白渡橋、黃埔公園,流連忘返。看電影先后在南京東路大光明影院,座位優雅;青年宮劇場《快樂的單身漢》,那里是舊上海“大世界”十里洋場。參觀中共一大會址,并在樓前留影紀念。

            兩次“超前消費”,這是大上海的特別計劃安排體驗,源自小說《紅巖》當中地下黨會面接頭的感受。南京路上的咖啡館,首次遇有年輕人集會,說說笑笑;再去則相當安靜。仿佛圖書館室閱覽,只有一位鄰座客人喝咖啡看書。

            本世紀初,參加在滬舉行的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會議,同坐的海關老同志得知我是吉林大學國際法專業畢業,提起當年在其部門實習的本班同學佟汐丹并說因為其姓比較特殊故印象深刻。而在上海實習行將結束之時,上海海關特意安排我們全班同學乘坐其快艇游覽黃浦江直到吳淞口入海處。

            航行當中眺望崇明島。當時的崇明島農場,女性非常容易找到對象結婚,因為當地男性遠多于女性。這是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涉外組實習時法官處理案件心得。

            本世紀十年之后,再度上海,慕名“芭芭露莎”,這家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公園園內的酒吧,上下兩層,樓下宛如圖書館般安靜,樓上則為迪斯科舞廳的喧鬧;而且雙方互不干擾,更令人驚異的是,樓上樓下并非房門開閉,只有二層樓梯轉彎上樓,應該是房屋裝修的材料特別特殊,隔音吸音效果非常好。管理就是服務,服務就是給機會,機會就是有選擇。熱鬧安靜,隨遇而安。

            “遙想當年”,大上海初次“搶灘登陸”,江浙飲食特別是菜品,白糖作為調料非常可口。同班同學大多是東北人,普遍抱怨缺乏咸味。我則“如魚得水”,他們“百思不得其解”——你作為土生土長東北人,為什么喜歡甜食甜口?這也是我的“表里如一”——身材面相皆為江浙表征。

            馬秀山(2022年12月13日)

            相關鏈接:茶座之間,有兩位顧客,正靠著一張精巧的茶桌,對面坐著。一個是戴墨框眼鏡、穿咖啡色西服的李敬原,另一個穿藍長袍的是許云峰。他們混跡在人海般的茶園里,一點也不引人注目。這種環境,正是地下工作者常常用來碰頭和商談某些工作的好地方。李敬原的聲調和旁座面紅耳赤地爭論行情的喧嘩夾雜在一起,十分和諧。“嗨,來一本新到的《Life》?看,《明星畫報》!昨天才出版的上海《密勒氏評論報》”……茶館里人來人往,經常打斷他們的談話。他們并不覺得厭煩,反而感到安全。李敬原忽然問道:“你和他約在什么地方見面”?“心心咖啡店”(《紅巖》第8章)。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