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025年中國智能航運技術將達國際先進水平

            2022-07-12 09:29:41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矯陽

            2022年中國航海日活動周已經啟動。中國航海學會11日發布預測認為,如果對制約發展的因素采取有效應對措施,2025年智能航運技術與產業化發展總體上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2022年中國航海日活動周組委會副主席、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介紹,2020年,中國航海學會組織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等20余家單 位,承擔合作中國科協當年下達的《中國智能航運技術與產業化發展路線圖》項目,經過16個月的努力,項目完成了研究任務。

            張寶晨說,經廣泛征集專家意見及反復研究論證,項目確定了現階段我國智能航運技術與產業化發展的22個關鍵問題方向,包括船舶航行安全輔助決策技術,有船 員在船與無船員在船的船舶遙控駕駛技術,開闊水域、復雜水域、惡劣海況下的船舶自主避碰技術,港口集裝箱、液體散貨、干散貨物裝卸作業系統智能管控技術, 船舶智能航行網絡信息安全技術,基于平臺的航運交易智能服務技術,船舶機電設備運行監測與健康管理技術,智能航行船舶高可靠機電控制技術,智能船舶核心機 電設備及控制系統國產化,智能航運發展的技術與產業生態系統構建等方向等。

            項目匯總了來自國內相關領域121位權威專家的意見。其中預計我國在“十四五”期間可以實現的關鍵技術占比為7.4%,“十五五”期間可以實現的占比為 74%,其余的可在“十六五”期間實現。在關鍵核心技術中,現階段國際領先的主要是歐盟,其次是日韓,我國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我國進入了 世界第一方陣,但基礎不牢,壓力和挑戰較大,制約我們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政策、法規、標準以及研發投入和基礎設施條件,必須加快發展進度,努力在多方面突破 核心技術,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不斷補齊短板。

            基于上述預測,中國航海學會發布對于我國智能航運技術與產業化發展的預測認為,如果我國能夠針對制約發展的因素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可以設定以下中長期發展 目標:到2025年,中國智能航運技術與產業化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船舶智能航行法規取得重大突破,輔助駕駛技術實現規模化應用,遙控駕駛和自主駕駛 技術實現多樣本應用;到2035年,智能航運技術與產業化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充分智能化的航運新業態基本形成,沿海遙控駕駛、自主駕駛船舶占比超過 30%;到2050年,智能航運技術與產業化全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高質量的智能航運體系,智能化網絡化航運服務供給覆蓋全球。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