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多個省份完成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并制定實施方案,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生育政策。
北京市兒童福利院內,工作人員和孩子在一起。新華社圖
北京: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優先配公共租賃住房
2022年1月2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支持“互聯網+托育”發展,開展在線父母課堂、育兒資訊等服務,幫助嬰幼兒家庭提高照護能力。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在滿足3至6歲幼兒入園的基礎上,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幼兒,提供托育服務。加強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將托育服務設施納入本市居住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指標,打造“一刻鐘”托育服務圈。
此外,未成年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申請公共租賃住房的,可以納入優先配租范圍,并在戶型選擇等方面予以適當照顧。
黑龍江:取消社會撫養費,對0至36個月齡的嬰幼兒家庭進行補貼
2月28日,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發布《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取消社會撫養費,將入戶、入學、入職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鉤。同時,要求各地結合實際,采取住院分娩補助、0—36個月齡的嬰幼兒家庭育兒補貼等方式,給予依法生育第二個以及以上子女家庭育兒補助,落實育兒補貼制度,省級財政可以給予適當補助。
江西:提供涵蓋免費婚檢、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服務
5月5日,《江西省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其中要求,實現婚姻登記、生育登記、出生醫學證明、兒童預防接種、戶口登記、醫保參保、社保卡申領等“婚育戶”線上一鏈辦理。全面開展“婚育一站式”服務,提供涵蓋免費婚檢、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生育登記服務、優生優育指導等生育全過程服務。
江西要求,實現省市縣三級均建有1所公辦標準化婦幼保健機構,探索將僅有公共衛生服務的婦幼保健所轉設為兼有公共衛生服務和臨床住院服務的婦幼保健院。對托育機構按照當地政府普惠指導價招收3歲以下嬰幼兒的,依據實際收托數,按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的標準給予保育費補助。
河南:將參保女職工生育三孩費用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
5月7日,《河南省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發布,方案要求取消社會撫養費,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將入戶、入學、入職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鉤。將參保女職工生育三孩的費用納入生育保險支付范圍,實現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孕產婦住院費用定額支付。持續實施婚前保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基本公共服務、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建立全省輔助生殖機構白名單制度,每半年公開一次白名單。加強監管,規范不孕不育診治服務。
廣東:生育子女無須再審批,實行全口徑生育登記制度
5月1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生育登記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明確了生育子女無須再審批,實行全口徑生育登記制度,并在登記流程、辦理材料和辦理時限等方面優化程序。以往辦理生育登記需同時提供身份證和戶口簿,已婚公民還需要提供結婚證。對于一些特殊情況的家庭還需要提供離婚證、殘疾證、死亡證等證件或材料。辦法實施后,除身份證或戶口簿之外的證件或材料均無需再提供,也不允許各地自行增加其他諸如懷孕證明等材料。
廣西:子女0至3周歲期間,夫妻雙方每年享受育兒假10天
3月2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明確提出,增加男方產前檢查陪護假,女方懷孕期間,男方享受產前檢查陪護假5天;增加育兒假,夫妻雙方在子女零至三周歲期間,每年分別累計享受育兒假10天;制定差異化的育兒假獎勵措施,分娩后,女方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生育假期以外,一孩增加產假60天,二孩增加產假70天,三孩增加產假80天,同時給予男方護理假25天。此外,依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理位置特殊情況,規定夫妻雙方戶籍和居住地均在邊境縣(市、區)的,可生育四胎子女。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