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青海冷湖將建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

            2021-12-23 15:59:56     來源:科技日報

            由于世界級的天文觀測臺址都處于西半球,一個重大天文事件如果發生在西半球的白天,我們將錯過重大科學發現的機遇。對此,天文學家一直很擔心。

            多年來,國際公認的最佳臺址只有智利北部阿塔卡瑪沙漠地區和美國夏威夷莫那卡亞峰,以及堪比空間條件的南極內陸冰穹,東半球地區缺少這樣一個臺址。現在,這個空白終于填補上了!

            發布會現場。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攝

            有了中國天眼,為什么還要光學天文選址?

            眾所周知,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但觀測宇宙光有射電望遠鏡還不夠。宇宙中更多的東西需要光學望遠鏡的凝視。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不同的波段反映了不同的天體物理構成,射電波段是無線電低頻波段,只能解決一小部分而非所有的天體物理問題。很多問題必須要靠地面的光學天文去解決。>>詳情

            3月28日拍攝的“中國天眼”全景(維護保養期間拍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冷湖曾被判斷不適合建設天文臺

            事實上,由于日照豐沛,晴夜數高,冷湖很早就進入了天文選址的視線。

            之所以沒有付諸選址行動,是因為冷湖地區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相鄰,風沙比較大,加上本地的地貌特征,在沒有實地考察的時候,冷湖就被判斷為不適合建設天文臺。

            “風沙是隨著海拔高度呈指數下降的,只要區域內存在高山,就可以重新考察的。在開始選址工作前,我們就了解到冷湖有賽什騰山。這座山的山峰高達4500米,相對柴達木盆地有1500米高差,在20公里的距離內,完全可以避免沙塵的影響。”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說,“這是我們啟動選址的原因。”>>詳情

            冷湖天文臺建設現場實景?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經過3年持續觀測,確定落戶冷湖

            選址團隊基于連續3年的觀測數據,分析確認青海冷湖賽什騰山是極佳的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臺址。

            通過對青海冷湖天文臺址晴夜比例、視寧度(大氣穩定度)、可沉降水汽和大氣湍流結構等指標的監測顯示,冷湖賽什騰山C區(4200米標高點)的視寧度中值為0.75角秒。綜合衡量,冷湖臺址與國際最佳天文臺址夏威夷莫那卡亞峰和智利各天文臺相比基本持平。這一重大成果充分顯示青海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已具備世界一流的視寧度和綜合條件。>>詳情

            “與其他世界級天文基地相比,冷湖臺址所具備的優勢是綜合的,一是其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運輸等保障條件;二是這個臺址填補了東半球沒有國際優質天文臺的空白。”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說道。>>詳情

            多個望遠鏡項目將落地冷湖

            目前,冷湖天文基地已經開始建設,簽署落地協議的望遠鏡項目囊括了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正在研制和規劃的很多項目。其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基礎建設已經完成,望遠鏡將于2022年開始安裝并投入天文觀測;清華大學6.5米望遠鏡是目前入駐冷湖的望遠鏡中口徑最大的。>>詳情

            “清華大學建設的寬視場巡天望遠鏡(MUST)在暗能量和暗物質本質、引力波宇宙學、系外行星和星系形成等前沿方向上,有望取得重大基礎性、原創性突破。”清華大學教授蔡崢介紹。同時,MUST也將配合我國擬于2024年發射的2米空間站望遠鏡,為我國這一旗艦級的深空探測項目提供最為關鍵的光譜支撐。>>詳情

            星軌劃過正在建設的望遠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冷湖將躋身國際一流天文觀測基地行列

            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消息稱,冷湖天文觀測基地的建設,對未來大型光學/紅外觀測設施研制和國際合作的開展極其重要,將為中國乃至世界天文事業發展提供重要基礎,有力推動青海融入國家科技戰略布局重大機遇,將冷湖打造成為承接國內外各類大科學裝置落戶的世界級天文觀測基地、一流天文產業基地和國際旅游目的地,提升區域創新發展能力。

            中科院副院長張濤表示,協議的簽署既是各方共同推進冷湖天文觀測基地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進一步深化中科院與青海省科技合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將為促進青海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創新動力,為我國天文學和行星科學發展提供關鍵支撐。青海省副省長張黎表示,該省將充分依托獨特資源稟賦,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爭取更多國家天文科學裝置和國際領先觀測設施落戶青海,把青海冷湖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光學天文研究的重要基地。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