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華北制藥預計發布2021年半年報。截至8月20日A股休市,華北制藥跌幅不大,跌動幅度為1.84%。一位藥企人士表示,周一開盤或將有變數。
在波瀾不驚的背后,8月20日,作為第三批國采品種布洛芬緩釋膠囊的中選企業,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因在山東省未能按協議供應約定采購量,被有關部門列入“違規名單”。消息一出,引發關注。
在此前一天,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關于公示第三批國家組織集中帶量采購藥品布洛芬緩釋膠囊替補企業的通知》,按照《全國藥品集中采購文件(GY-YD2020-1)》相關規定,經過替補企業遴選程序,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為布洛芬緩釋膠囊在山東省的替補企業。
據悉,布洛芬緩釋膠囊適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等。潤都制藥的“布洛芬緩釋膠囊(0.3g)”是國內首家該藥通過一致性評價企業。
所供七省區為何只有山東出現斷供?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注意到,華北制藥參與集采的布洛芬緩釋膠囊供應省區有天津、山西、山東、湖北、湖南、陜西、青海,目前山東地區出現了斷供問題。
有藥企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透露,華北制藥目前是國家藥品集采中第一家因斷供被處罰的,但在集采中出現斷供的,并非只有華北制藥一家。“這次比較特殊的是,山東方面直接將斷供的情況上報,導致事情公開化。集采競價過程中,企業自身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就不應該往低報價,而低價中標后,無論如何也應該想辦法供貨。”
“集采中標價格最高并不意味著獲利最多。”中國藥科大學國家執業藥師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說,“藥品出現斷供是一個宏觀的結構性問題,與原材料供應、工人勞動成本、稅負,甚至是企業與供應地區的各方關系等都存在著聯系。在報價時,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商品結構、生產線路、藥品的終端銷售,甚至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來決定,量力而行。”
年報、季報顯示凈利潤下滑較大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查閱華北制藥2020年年報發現,2020年年報營業收入114.9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9732.38,同比下降43.46%。
年報顯示,2020 年受疫情因素影響,終端用藥需求量大幅下滑,化學藥制劑產品市場銷售受阻,民眾常態化防疫也使得用藥數量減少,市場恢復緩慢,銷量降低,開工不足,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成本上漲,使得制劑產品毛利降低,公司整體毛利降低。
2021年4月,華北制藥發布一季報,自身的業績仍未有好轉,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5719.99萬元,同比下降185.74%。(周學津)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