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整治“黑醫美”監管不能缺位

            2021-08-18 10:58:11     來源:健康時報網

            日前,備受關注的“網紅抽脂感染去世”事件,再次將醫美整形行業長期存在的亂象暴露出來。特別是隨著醫美行業消費復蘇,“黑醫美”有抬頭趨勢。

            目前,醫美糾紛存在司法認定難、調查取證難和美療標準統一難等問題,這也導致消費者維權難。據了解,醫療美容與傳統醫療之間不僅存在較大區別,而且醫美行業還缺乏配套法律法規,出現糾紛只能參照診療護理過程的醫療糾紛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此外,由于美是主觀感受,醫生和受術者對手術結果的評判不一致,通常情況下,維權者若沒有被鑒定出一定的傷殘等級,難以獲得賠償。這讓一些“黑醫美”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助長了行業亂象。

            遏制醫美行業亂象,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醫美行業的監管力度,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衛生監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相關部門,要各盡其責,聯合執法,形成監管合力,提高“黑醫美”的違法成本。

            例如,要特別注意關口前移,加強醫美機構和相關人員資質管理,規范醫美技術臨床應用,嚴查虛假醫美廣告;建立風險評估機制,集中精力監管問題較多、風險較大的醫美機構;建立黑名單制度,對違法機構特別是違法者實行聯合懲戒;運用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實現智能化預警,強化事前監管能力。

            遏制醫美行業亂象,需要平臺企業履行監管責任主動作為。近年來,伴隨虛假賬號、刷量等黑灰產操作,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等成為不少“黑醫美”的營銷主陣地,虛假醫美廣告在社區和平臺上泛濫。因此,各平臺企業應為構建和諧健康的平臺生態承擔主體責任,進一步健全醫美內容審核,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有力遏制、圍剿虛假內容、黑灰產操作及相關利益鏈。同時,還要提供更多真實、優質的內容,擠壓、封堵虛假內容空間。

            遏制醫美行業亂象,還需要醫美消費者擦亮眼睛,增強防范意識、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在進行醫美項目的時候,都是在非合法手術下進行的。如此龐大的基數下,出現大量手術失敗的情況也不足為奇。因此,消費者應對醫美的風險有所了解,不聽信無良商家的忽悠,在就診時選擇正規的醫美機構。(吳佳佳)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