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自動體外除顫器搶救成功率在80%以上 公眾場合應配足配好

            2021-08-16 10:51:11     來源:健康時報網

             前段時間,北京市9號線地鐵站內,一名乘客因突發心臟驟停昏倒。車站工作人員緊急使用站內安裝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與急救人員一起成功救助了該乘客。

            AED能自動識別人體異常心律并給予電擊除顫,可用于搶救心臟驟停患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張海澄表示,非專業人士手動做心肺復蘇的成功率一般較低,而使用AED搶救的成功率在80%以上。

            “安裝了AED,我們來健身更加放心了。”最近,北方某市一家健身中心安裝了兩個AED,常來健身的李先生表示這讓他很安心。該健身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一旦來健身的人員出現心臟驟停,可以及時使用AED搶救。

            “心臟驟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功能突然中止,是臨床中最危險的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幾分鐘內會造成人體器官尤其是大腦的不可逆缺血損害而導致死亡。”張海澄說,猝死在老年人群體中發生較多,但患有遺傳性心律失常、心肌炎或其他心臟病的中青年人也可能會發生猝死。過度勞累、激動、劇烈運動、熬夜等情況會刺激心臟,也是猝死的重要誘因。在地鐵站、學校、運動場館、機場等公共場所配置AED,并保證3到4分鐘內用得上,有利于在黃金時間搶救患者。

            近年來,一些城市的公共場所陸續配置AED。例如,深圳市目前累計在公共場所配置了5500多臺AED,覆蓋率居全國前列。深圳市對AED進行了定位,市民在手機微信小程序上就能搜索到身邊的AED。中國紅十字總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紅十字系統在北京、天津、河北、廣東等省份的公共場所配置1.2萬余臺AED,已成功施救35例心臟驟停患者。

            張海澄介紹,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掌握AED的操作方法非常重要,應該統一組織AED和急救知識的培訓。公眾如果有機會,也要接受AED培訓。“建議將AED操作方法、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納入學校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學會使用AED、學會急救方法。”張海澄說。(申少鐵)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