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山西省文水縣劉胡蘭鎮中心衛生院8月12日報告文水縣疾控中心,該鎮保賢村近日陸續有村民出現四肢丘疹、繼而變為水泡、潰破結痂變黑,且有水腫、淋巴腫等相似癥狀。經市、縣初步流行病學調查,疑似皮膚炭疽疫情,該村有9人有上述類似癥狀,4人在太原治療,其中2人已出院,目前村里還有5名患者。
在一周前,北京市曾報告1例外地來京就診肺炭疽病例,病例來自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在當地有牛、羊及其制品接觸史。
炭疽有三種臨床類型:皮膚炭疽、肺炭疽和腸炭疽
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均可感染,牛、羊、馬等草食動物最易感,人也會感染。炭疽有三種類型:
皮膚炭疽,最為多見,可分炭疽癰和惡性水腫兩型。炭疽多見于面、頸、肩、手和腳等裸露部位皮膚,表現為丘疹、斑疹、水皰,中心區呈現出血性壞死、淺小潰瘍、黑色似炭塊的干痂、炭疽癰等。發病1~2日后出現發熱、頭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及脾腫大等。此次報道的山西文水縣發生的就疑似皮膚炭疽。
肺炭疽,大多為原發性,由吸入炭疽桿菌芽胞所致,也可繼發于皮膚炭疽。臨床表現為寒戰、高熱、氣急、呼吸困難、喘鳴、發紺、血樣痰、胸痛等,有時在頸、胸部出現皮下水腫;患者病情大多危重,常并發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偶也可繼發腦膜炎。若不及時診斷與搶救,則常在急性癥狀出現后24~48小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一周前,北京報道的患者即感染肺炭疽。
腸炭疽,可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型和急腹癥型;前者潛伏期12~18小時,同食者可同時或相繼出現嚴重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多于數日內迅速康復;后者起病急驟,有嚴重毒血癥癥狀、持續性嘔吐、腹瀉、血水樣便、腹脹、腹痛等,腹部有壓痛或呈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時治療,常并發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3~4日內死亡。
炭疽是最嚴格管理的傳染病之一,6-9月是高發季
為何本月多發炭疽疫,據沈陽市農業農村局官網介紹,炭疽病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夏季多雨高溫高濕,是該病的高發多發季節。人一般是通過接觸感染炭疽的動物及其制品而感染炭疽。
內蒙古興安盟農牧業科學研究所馬彥博等發表的《畜間炭疽病的綜合防控措施》顯示,炭疽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每年6~9月為發病高峰,多發生在吸血昆蟲多、雨水多、洪水泛濫的季節,呈散發性或者地方性流行。
該論文顯示,患病動物是主要傳染源,如果病死動物尸體處理不當,炭疽桿菌在適宜條件下可形成芽孢并污染土壤。炭疽芽孢抵抗力極強,在干燥土壤和污染草原中可存活40年以上,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場地可形成永久性疫源地。牛、羊、馬等動物通常由于采食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而感染,也可經呼吸道或者吸血昆蟲叮咬感染。人由于接觸因炭疽病而死亡的動物尸體、皮張以及污染物,特別是扒皮,食用病死動物肉類導致感染。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規定,一例或一例以上病例需要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疾病之一就是肺炭疽。按照我國的傳染病法,肺炭疽屬于傳染病乙類,但需按甲類管理,為管理最嚴格的傳染病之一。
“這個病會導致所感染部位的嚴重的壞死,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爛’。人們普遍對于炭疽桿菌沒有很好的免疫力,普遍易感。它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尤其是氣溶膠傳播。”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胡洋在其人民日報健康號上發文介紹,被炭疽桿菌感染之后,如果及時發現并治療的話,80%是可以治愈的。(呼夢瑤)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