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0-24時,全國新增本土病例24例,其中江蘇18例,河南5例,由于受最近疫情影響,很多慢性病人和特殊門診病人無法正常就診,江蘇和河南等多地采取了一些改善措施。
長處方: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取藥量放寬至12周
8月12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發布的《關于印發長期處方管理規范(試行)的通知》明確:根據患者診療需要,長期處方的處方量一般在4周內;根據慢性病特點,病情穩定的患者適當延長,最長不超過12周。
近日,江蘇省多地開始實施“長處方”措施。8月13日,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發布會介紹,南京對職工醫保門診慢性病以及居民醫保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次性取藥量可以放寬到12周,同時對臨床診斷明確、病情控制平穩、用藥方案穩定、患者用藥依從性良好、需長期使用同一類藥物的患者,一次性取藥量參照門診慢性病“長處方”政策,減少慢病患者出門次數,降低反復就診可能導致交叉感染的風險。
同樣,8月15日,揚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穩定、需要長期服用固定藥物的慢性病患者,將全面落實門診慢性病“長處方”政策,支持定點醫療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適當增加門診慢性病開藥量,減少參保人員到院就診、配藥次數,取藥量放寬至3個月,切實滿足門診慢性病患者用藥需求。
線上診療:在線咨詢、復診開藥,還可線上醫保劃卡結算
據了解,為了減少人員聚集,南京多家醫院開設了互聯網醫院,開展線上診療。江蘇省中醫院互聯網醫院開通“云問診”開通(初診患者只能在線咨詢,無法開具藥方),針對老年患者,醫院還開設了線上“夜門診”。另外,還有南京市兒童醫院、南京鼓樓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南京市第二醫院、南京市中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多家醫院也已開通互聯網醫院,通過app或者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即可在線就診。
在疫情相對嚴重的鄭州,8月15日的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聯合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也表示,為滿足疫情期間特殊患者的就醫需求,鄭州市六院于8月9日開通互聯網醫院,同步開通24小時熱線電話,為群眾提供在線咨詢、復診開藥等醫療服務。
揚州也大力推進“網上辦”“線上辦”等便民舉措,積極鼓勵并支持已開通運行“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定點醫藥機構,為患有常見病、慢性病的復診參保人員提供規范、高效的線上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與線下醫療服務執行相同的目錄、醫保支付類別和支付標準。參保人員線上產生的醫療費用,可通過線上支付渠道予以劃卡結算。
醫保:報銷更方便快捷,異地就診也可備案報銷
在住院方面,8月13日的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發布會透露,疫情期間,參保人員符合住院收治標準,但受疫情影響醫院無法提供床位的,參保人員在留觀室進行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住院標準報銷。在特殊人群方面,由于醫院停診或社區封閉管理,參保人員在非定點醫院、非定點藥店看病購藥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定點醫院、定點藥店報銷比例報銷;對封控區承擔救治任務的祿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湖熟街道周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京市緊急開通職工醫保門診特定項目、居民醫保門診大病醫療服務資質,以保障惡性腫瘤等疾病患者用藥需求;對南京市參保人員在外地就診,因隔離或封閉無法至定點醫院就診的,其發生的醫療費用視同在定點醫院就診予以報銷。
8月15日的揚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也提及,對門診特殊病參保人員因定點醫藥機構停診或封閉封控管理無法及時治療的,允許在非定點醫藥機構發生治療本病的醫療費用,參照門診特殊病政策予以報銷,一類門診特殊病定點醫療機構在實施封控管理期間,其一類門診特殊病參保人員納入住院管理,享受住院報銷待遇;對醫保特藥參保人員無法至市醫保特藥定點醫藥機構購買醫保特藥的,將由市醫保特藥定點零售藥店實施配送,參保人員先行墊付,疫情防控結束后,由市醫保特藥定點零售藥店對費用予以補結算,或由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予以手工零星報銷。
此外,揚州還將全面實施異地就醫線上備案,參保人員足不出戶便可通過國務院客戶端“異地就醫備案”微信小程序、“江蘇醫保云”APP以及市社保中心網站等渠道進行備案。(喬靖芳整理)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