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眼科用藥市場規模達46.3億元,受疫情影響,較2019年下滑1.2%,而從藥物的類型來看,近三年化學藥依舊是主流。”米內網數據顯示。
2020年銷售額下滑將近50%,莎普愛思發生了什么?
白內障用藥TOP10品牌中,一度被稱為白內障領域“神藥”的莎普愛思芐達賴氨酸滴眼液,2020年銷售額下滑了將近50%,接近“腰斬”。
對于芐達賴氨酸滴眼液銷售額下降的直接原因,在業界普遍來看是2017年相關媒體發布的一篇名為《一年狂賣 7.5 億的洗腦神藥,請放過中國老人》的文章所致,該文章中對本莎芐達賴氨酸滴眼液的療效、廣告等提出質疑。
隨后,莎普愛思也發布相關澄清公告,稱“0.5%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對延緩老年性白內障的發展及改善或維持視力有一定的作用,療效確切;是一種安全的、有效的抗白內障藥物。”雖然莎普愛思在其公告中義正言辭的回應產品對白內障的有效性,但市場似乎并不買賬,而該藥品也在市場的銷售額持續下降。
而在2020年10月,莎普愛思發布的相關公告中指出,公司核心產品芐達賴氨酸滴眼液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存在無法按照國家藥監局的要求在三年內完成的可能,其藥品批準文號將可能被注銷或到期后不予再注冊,從而導致該產品不能繼續生產銷售。
米內網數據顯示,近三年中國城市實體藥店終端白內障用藥市場規模呈逐年遞減趨勢,且降幅超過20%。同時,白內障藥物本身存在只能緩解、不能治愈的明顯缺陷。隨著眼科儀器設備的不斷創新與改進,醫療技術提升,一批如愛爾眼科、朝聚眼科等一批專科醫療機構的崛起,白內障手術的安全性、有效性都大大提高,成本也逐漸下降,手術治療方式越來越受到大眾青睞,而藥物出現了相應下滑。
眼科市場用藥增長強勁 多家藥企布局眼科新藥賽道
縱觀整個眼科市場,除了白內障相關用藥外,眼科用藥中抗疲勞干澀用藥、抗感染抗炎類用藥等藥物也占很大市場。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眼科藥物的市場規模已達到28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增長至34億美元。
眼科用藥強勁增長的市場潛力,也讓相關藥企紛紛布局。今年6月,信達生物1類新藥IBI302獲得一項臨床試驗默示許可,擬開發治療糖尿病性黃斑水腫。而在此之前,該藥已在中國獲批針對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新生血管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臨床研究。
雖然在國內的眼科用藥市場,諾華、康弘藥業、拜耳的雷珠單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阿柏西普眼內注射溶液三大重磅抗體產品,占據著龐大的細分市場,但細分賽道依舊充滿機遇。
例如在生物類似物方面,齊魯制藥進展最快,雷珠單抗-QL1205和阿柏西普-QL1207均處于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Ⅲ期臨床階段;而在在眼科創新藥方面,諾華(Brolucizumab)、羅氏(Faricimab)、信達生物(IBI302)、百奧泰(BAT5906)、榮昌生物(RC28-E)、華博生物等,也在持續加速中國臨床進程。(王永文)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