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供體的緊缺常使心臟移植患者陷入渺茫的等待期,衰竭的心臟隨時危及生命……一項全國首創的“體外人工心臟”技術解決了這一臨床“痛點”。7月20日,長江日報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與蘇州心擎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體外人工心臟—磁懸浮體外左室輔助裝置”剛剛投入臨床使用。
近日,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團隊為一名31歲女性心衰患者施行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輔助手術,使其平安度過等待期。12天后,患者幸運地等到心臟供體,成功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目前,她恢復平穩,已轉入普通病房。
專家團隊為心衰女子
體外注入“心”動能
“每天就像有把刀子在刮心頭肉。”來自廣東省湛江市的程女士自述術前狀態。她曾于2020年在當地接受心臟二尖瓣置換術,術后不久再次出現咳嗽、氣促、劇烈胸痛,隨后來到武漢協和醫院。經協和醫院醫生檢查發現,程女士全心擴大,收縮無力,心衰嚴重,急需換心。隨著時間推移,程女士病情不斷加重,左室收縮功能的射血分數降至個位數,生命危在旦夕。
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組織全科評估、討論,決定用該院與蘇州心擎公司共同研發的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Extra-VAD)幫助程女士渡過難關,為等待供心贏得時間。
今年6月25日,董念國教授團隊為程女士實施了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輔助手術,僅耗時1小時15分鐘。由于程女士是再次接受手術的患者,正中開胸有巨大風險,董念國精心為其設計了微創手術術式,分別從右側肋骨與腋動脈插入兩根插管,讓其血液從左心房引出,再經過體外血泵、控制器“泵”回體內。
術后10小時,醫護人員拔除了程女士的氣管插管。3天后,她開始正常進食。5天后,她推著控制器下床活動。她笑著告訴醫護人員:“太神奇了,把人工心插上去之后,我立馬不疼了。”
12天后,程女士終于等來適配供心。7月7日,董念國教授團隊為程女士實施心臟移植手術。手術一氣呵成,最終將一顆寶貴的供心順利植入程女士的心包腔內。她術后恢復良好,現已轉入普通病房。
自主研發體外人工心臟
緩解供體緊缺壓力
數據顯示,我國心力衰竭患者達890萬名,其中7%~10%的患者將轉為重癥。國際公認心臟移植是終末期心衰有效治療手段,而心臟供體緊缺一直是世界性難題。
人工心臟是最復雜、最精密的醫療器械之一,被稱為心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皇冠上的明珠”。據了解,心室輔助裝置分為植入式體內人工心臟和體外人工心臟(Extra-VAD),二者均通過人工心臟泵起到部分或全部替代心室做功,維持血液循環。體內人工心臟用于終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長期替代其心臟功能。體外人工心臟則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過渡治療,起到中短期替代心臟功能的作用,使患者度過危險期,并在短時間內能夠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目前,體外人工心臟的選擇十分有限,絕大部分依賴進口,價格昂貴。
針對這一臨床“痛點”,協和醫院董念國教授團隊與蘇州心擎公司不謀而合,開啟體外人工心臟的研發歷程。
“對于終末期心臟病患者來說,不同的病程發展決定了需求不同。”協和醫院心外科副教授李平說,“我們既要確保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可操作性、抗震性,做到人、心、機器的和諧統一,又要力圖使機器對血球破壞小,以減小圍手術期管理風險,保證患者良好預后。”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雙方共同克服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
性能優于國外同類產品
而且讓患者“用得起”
“創傷小、恢復快、價格合理,讓暫時無法適配到供心的患者等得了、用得起。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通過兩根插管植入患者左心房與腋動脈達到輔助效果,不僅屬于微創,而且效果顯著。”董念國對這種“人工心臟”的實用性給予肯定。
董念國介紹,目前國外僅有一家公司擁有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Extra-VAD)技術,即為可用于短期體外心室輔助的完全磁懸浮血泵,該產品已通過FDA和CE認證,但尚未進入中國市場。而由協和醫院和蘇州心擎公司聯合研發的這一產品屬于全國首創,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產品。
7月20日,記者在協和醫院看到,這顆“人工心臟”由血泵、驅動裝置、監控系統、能源等4個部分構成。血泵被形象地稱作“蝸牛泵”,形似蘋果大小,內有精巧的葉輪。記者嘗試不停地翻轉“蝸牛泵”,都可以看到里面的葉輪保持穩定運行狀態。“磁懸浮的穩定性使葉輪不受搬動和顛簸的影響。”李平介紹,醫護人員鼓勵患者多下床活動,患者可將“人工心臟”放到小車上“遛一遛”。在長途急救轉運中,其穩定性和長時續航優勢明顯。與“蝸牛泵”相連的控制系統也充滿了人性化,指標顯示清晰,操作簡便易行。
血液相容性是對人工心臟技術的一大挑戰。磁懸浮技術使葉輪在無接觸的空中旋轉,避免了對血細胞的破壞,增加血液相容性。對比實驗證明,在同樣血液相容性的前提下,國內首創的這顆“中國心”性能更加優越。
“我們與協和醫院共同研發的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僅3年時間便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在國際上也是高效的。”研發團隊合作人、蘇州心擎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徐博翎博士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長江日報記者羅蘭 通訊員聶文聞 彭錦弦 劉坤維
來源:長江日報
(原標題:國內首創“中國心”體外運轉12天 心衰患者等來救命供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