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成功下線

            2021-07-21 10:25:57     來源:人民網

            7月20日,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青島成功下線,這是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標志著我國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

            據高速磁浮項目技術總師、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叁叁介紹,歷時5年攻關,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系統解決了速度提升、復雜環境適應性、核心系統國產化等難題,實現了系統集成、車輛、牽引供電、運控通信、線路軌道等成套工程化技術的重大突破。

            2016年10月,在科技部“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課題支持下,由中國中車組織,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牽頭,匯集國內磁浮、高鐵領域3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產學研用”聯合開展了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研制。試驗樣車于2019年研制完成,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濟大學試驗線上成功試跑,經過系統優化確定最終技術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統并開始了6個月的聯調聯試。

            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研發取得了多項創新。

            自主研制了我國首列5輛編組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列車。開發出新頭型及氣動方案,解決了超高速條件下的空氣動力學難題。采用先進激光復合焊和碳纖維技術,研制了滿足超高速氣密承載要求的輕質高強度車體。自主開發懸浮導向和測速定位裝置,控制精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突破關鍵制造工藝,掌握了懸浮架、電磁鐵及控制器等關鍵核心部件制造技術。

            攻克大功率IGCT牽引變流、高精度同步牽引控制等關鍵技術,完成了高速磁浮牽引供電系統的自主化研制。掌握高速條件下車地通信超低時延傳輸、分區交接控制等關鍵技術,創新建立了適應長大干線自動追蹤運行的高速磁浮運控系統。開發了滿足列車高速平穩運行的高精度新型軌道梁。

            在系統集成方面進行創新,突破運用場景和復雜環境適應性技術瓶頸,使高速磁浮滿足長途、通勤多場景運用需求,適應江河隧道、高寒、高溫高濕等復雜地理氣候環境。

            “目前,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已完成了集成和系統聯調,5輛編組列車在廠內調試線上實現了整列穩定懸浮和動態運行,各項功能性能良好。”丁叁叁說,此次下線的高速磁浮,是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速度級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采用了成熟可靠的常導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電磁吸力使列車懸浮于軌道,實現無接觸運行;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運能強大、編組靈活、準點舒適、維護便利、綠色環保等技術優勢。

            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是當前可實現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實現GOA3級全自動運行控制,系統安全防護滿足SIL4最高安全等級要求。空間寬敞,乘坐舒適。單節載客量可超過百人,并可在2到10輛范圍內靈活編組,滿足不同載客量需求。無輪軌磨耗,維護量少。

            作為國際尖端技術,高速磁浮是世界軌道交通領域的一大“制高點”,是全球交通科技競爭的戰略高地。“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標志著已具備推進線路試驗和工程化示范的條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說。

            據了解,圍繞工程化產業化,中車四方在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成了專業的高速磁浮集成實驗中心和試制中心,聯合國內協作單位,構建了包含車輛、牽引供電、運控通信、線路軌道在內的全系統仿真、試驗平臺,搭建了從核心零部件、關鍵系統到系統集成的國產化產業鏈。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下線)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