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歐盟委員會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提案或將面臨復雜博弈

            2021-07-16 10:18:38     來源:人民網

            歐盟委員會14日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攬子計劃提案,為2050年實現碳中和規劃了路徑。然而,這份提案還需經過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討論通過才能付諸實施,由于涉及較大利益分配,未來可能面臨復雜的博弈。

            歐盟委員會這份提案名為“適應55”,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降低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涉及交通、能源、建筑、農業和稅收政策等多個領域。具體措施包括: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歐盟最終能源消耗的40%;2030年新注冊燃油車比2021年減少55%,到2035年將不再有新的燃油車注冊;設立“碳邊界調整機制”等。

            歐盟目前碳排放量占全球8%左右,但自工業化以來的累積排放量位居世界前列。歐盟希望通過這份提案推廣新的減排技術,為全球經濟低碳轉型提供樣本。

            總部位于布魯塞爾的歐洲智庫“布呂格爾”研究員西莫內·塔利亞彼得拉說,歐盟經濟去碳化進程將由此深化,如果沒有上述具體措施,歐盟到2050年只能完成實現碳中和既定目標的60%。

            然而,正如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所說,提案的政治挑戰是巨大的。有觀察人士認為,歐盟各成員國經濟發展階段有差異,在工業、地理、能源供應和投資能力方面的情況大不相同,對化石能源依賴程度也不同。各個產業和利益集團的游說也會使相關談判工作更加復雜,預計各利益相關方圍繞提案的討論過程可能長達兩年。

            提案剛剛公布,各界的不同反應接踵而來。德國是歐盟內工業和制造業實力最強的國家,對氣候政策非常敏感。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14日對媒體說,氣候保護不應危及工業競爭力,必須避免因氣候政策過于嚴苛而導致工業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的現象發生。

            阿爾特邁爾舉例說,向使用氫氣的氣候友好型鋼鐵生產方式轉變需要時間,而且比傳統方式成本高30%到40%。如果采取這種方式,歐盟鋼鐵行業未來參與國際競爭必須依靠其他政策保護。

            到2035年不再有新的燃油車注冊,也給歐洲汽車產業帶來巨大挑戰。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14日發表聲明說,目前禁止個別技術并非明智之舉,高效內燃機、混合動力、電動和氫動力等機動車都應在向碳中和過渡進程中發揮作用。

            歐盟委員會的提案包括設立一個由新稅收籌集的“社會氣候基金”,可以提供高達700億歐元資金,讓各國政府能幫助受經濟轉型影響最嚴重的人群。但一些觀察人士仍擔心,過于激進的減排政策會提高生活成本,讓低收入人群負擔更重。歐洲議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主席帕斯卡爾·康芬警告說,將碳排放交易擴展到供暖和燃料市場可能會引發抗議。

            還有分析人士表示,“碳邊界調整機制”對鋼鐵和鋁制品貿易的影響最大,甚至可能會導致新的貿易壁壘。

            不過,一些環保組織仍嫌歐盟提案的力度不夠。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一份聲明中說,雖然歐盟這些措施比以往都要有力且范圍更廣,卻仍然遠達不到以科學為基礎并保障社會公平的方式向碳中和轉變的需求。

            新華社記者任珂 李驥志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綜述:歐盟應對氣候變化提案面臨巨大阻力)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