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7日電 7月1日,“歐洲疫苗護照”正式開始生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稱希望通過該項措施幫助成員國切實恢復行動自由。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刊文介紹了“疫苗護照”如何運作以及如何影響旅游者,并指出,“疫苗護照”的提議在一些國家遭到反對,人們擔心疫苗護照可能成為歧視工具。
歐盟國家正式啟用數字疫苗護照,迎來應對疫情之路上的又一大舉措。旅客到機場后,只需打開手機,出示App版的數字疫苗護照,便可快速完成相關核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什么是“歐洲疫苗護照”?
誰能獲得該證明?
“歐洲疫苗護照”即歐盟新冠數字證明(EUDCC)。該數字證明的目的是允許所有接種了新冠疫苗、最近檢測結果為陰性或最近從新冠中康復的人,在歐洲大陸自由活動。它被歐盟所有27個成員國以及冰島、挪威、瑞士等其他歐洲國家承認。
任何允許已接種疫苗的旅行者避免限制(如檢疫)的成員國,都必須在相同條件下接受其他歐盟國家的證明。
歐盟國家正式啟用數字疫苗護照,迎來應對疫情之路上的又一大舉措。旅客到機場后,只需打開手機,出示App版的數字疫苗護照,便可快速完成相關核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歐盟司法專員雷恩得斯在出示該證明時表示,該證明旨在確保有可能“2021年夏天在最少的限制下進行安全旅行”。
歐盟委員會在其網站上解釋說,該證明必須發給所有歐盟公民及其家庭成員,無論其國籍是什么。
該證明還適用于居住在歐盟的外國人和獲準前往歐盟成員國旅行的游客。
當地時間6月15日,隨著德國新冠疫情進一步趨穩,多個聯邦州均進一步推進“解封”,放松此前采取的防疫措施。圖為柏林一家越南菜館有大批用餐者臨街就座。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成員國負責收集信息
如何影響旅游者?
報道稱,歐盟將“疫苗護照”收集信息的責任留給了各個成員國。每個成員國還將確定,符合最低要求的第三國非必要旅客的入境方式。
例如,西班牙和德國已經向能夠證明自己在抵達前至少14天內接受了最后一劑疫苗的游客開放了邊境。
一名歐盟發言人告訴BBC,盡管每個國家都有權決定旅行者如何入境,但大多數國家將等待第三國提供的新冠數字證明到位。
他說:“這可能是一個‘對等’決定:當委員會確信第三國發放的證明符合歐盟系統共用的標準和體系時,它可能會作出決定接受那些證明。”
歐盟的說法意味著,歐洲大陸以外國家的證明,將來可能符合與歐盟新冠數字證明相同的條件。
發言人同時指出,對于居住在其他國家并在那里接種疫苗的歐洲公民,他們能夠申請數字證明。
“在非歐盟國家接種疫苗的歐盟公民可以向其國籍或居住地的成員國申請”,“如果有可靠的疫苗接種證據,如果衛生系統結構允許,就會發放歐盟新冠數字證明。要了解更多信息,公民可以前往國籍成員國或居住地”。
伴隨質疑與批評
“疫苗護照”是歧視?
另一方面,長期以來,設立“疫苗護照”的想法一直遭到反對,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歧視。
有人認為,只有少數人能夠享受不受限制的旅行,而其他人,特別是年輕人,他們不是疫苗接種優先群體,將繼續接受強制隔離等嚴格措施的限制。
對于疫苗如何有效防止接種者成為病毒的攜帶者或傳播者,也存在疑問。
世衛組織就表示,它正努力為旅行安全“創建一個可靠的國際框架”,而且疫苗不應成為一個條件。
歐盟則表示,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的人都將受益于該證明,因為它也涵蓋了那些已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或已從感染中康復的人。
在數據保護方面,歐洲當局堅持認為,信息將只有基本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發放日期和與疫苗或檢測有關的數據。
【編輯:孔慶玲】
(原標題:英媒:便利還是歧視?歐盟“疫苗護照”如何影響旅游者?)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