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廣東新增本土確診6例,廣州封閉區居民包3千個粽子贈鄰里

            2021-06-13 08:01:13     來源:人民網

            據“健康廣東”微信公眾號消息,6月12日0-24時,廣東省新增6例本土確診病例,均為廣州報告。

            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例,廣州報告4例,3例來自柬埔寨,1例來自卡塔爾;佛山報告1例,來自法國。另有境外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2例,均為廣州報告,分別來自贊比亞和柬埔寨。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4例,廣州報告2例,分別來自柬埔寨和科威特;珠海報告1例,來自沙特阿拉伯;肇慶報告1例,來自尼日利亞。新增出院4例。

            截至6月12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18例(境外輸入1072例)。目前在院191例。

            端午節將至,因為疫情,餐可以不聚,龍舟可以不扒,但節還是要過的。一顆粽子是廣州人端午節最不能失去的節日“氣氛組”。在荔灣區封閉區、白鶴洞街廣鋼新城華發尚座花園小區,劉女士一家從端午節前十天就開始忙活,他們一家六口正在進行一項浩大的“工程”——包粽子,而且是3000個!

            “我們打算給小區近700戶鄰居每戶送上四個親手包的粽子。”電話那頭,這家的女主人劉女士對記者說。這個“瘋狂”的想法源自于一份守望相助、齊心戰疫的情誼。劉女士的丈夫王先生介紹,家中的保姆以前是賣粽子的,家人也因此跟著學會了包粽子,小區封閉管理之前,他們家還剩約300個粽子,看到物管人員在封閉小區后忙上忙下、為居民遞送生活物資而來不及吃飯,他們便把這些“存貨”贈給了小區六七十名物管。

            粽子很受物管人員的歡迎,能不能也為小區的居民包一些呢?為共克時艱貢獻一份綿薄之力。王先生與家人經過商量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包3000個粽子,每家每戶都送上四個,物管表示會大力配合把好事做好。

            王先生確定了粽子的種類,鮮肉粽、蜜棗粽、鮑魚粽、豆沙粽,注重咸甜搭配。開工前,他列了一份清單:糯米300斤、豬肉60斤、瑤柱5斤、綠豆30斤、花生20斤、蜜棗約1500個、冬菇約800個、咸蛋700個、調味品一箱、粽葉5袋、繩子六捆、包裝袋700個、標簽紙5卷、包裝機器一臺。在物業的配合下,王先生通過線上電商平臺的配送順利集齊了材料,并把他們存放在物管提供的冰柜中。

            劉女士和住家保姆負責包粽子,其他家庭成員負責打下手,一家人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據了解,從早上7點鐘起,他們就開始包粽子,直到凌晨1點結束,中間除了吃飯、偶爾的居家辦公外,不做其他,一天十四五個小時圍著粽子轉。由于條件限制,煮粽子的只有兩個燃氣灶,每次能同時煮100多個,一次煮五六個小時,一天能煮四批。為了保證進度,他們家的燃氣灶幾乎24小時不停歇開著。

            “一天下來的成品約四五百個,再放到物管的冰柜中存儲。”王先生說,他們還設置了排班表,兩名家庭成員輪流,負責每天夜里給鍋里加加水、留意火候。據了解,王先生家會有一名家庭成員在入夜后提早休息,在凌晨1點大家都睡覺時起來值班。四五天下來,他們已完成工程的一大半,包了2000個粽子。今天,他們開始通過物管陸續給鄰居們派發,確保端午節前派發完畢。

            “粽子都是真材實料,也是真情實意。”王先生說,在小區封閉初期,物資的配送有些不及時,當時他們擔心端午節大家吃不上粽子,現在,生活物資的保障都跟上來了,粽子也能采購到,但還是想給鄰居們送上這份心意。為了保證食品安全,王先生還特地采購了密封袋、封口機器、標簽打印機,做了暖心的包裝。“粽子飄香贈鄰里,居家過節倍溫馨,守望相助共防疫,業管一家齊歡慶”“疫情無情人有情,共克時艱保平安!物業有情,業主有愛!端午節安康!”簡簡單單的白色標簽上是質樸的鼓勵和祝福。疫情之下,“端午安康”這句祝福更顯真切。

            據了解,劉女士是一名廣州本土企業家,去年疫情期間,她還捐贈了大批抗疫物資。“作為一名企業家,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居家了,大家也沒什么事情做,能為小區居民獻點愛心,我們一點都不覺累!”劉女士說。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