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深圳一確診病例為何11次核酸檢測陰性?潘柏申:原因多樣,但屬個例

            2021-06-08 10:46:39     來源:健康時報網

            6月6日,深圳市龍崗區新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據深圳衛健委消息,該病例為羅某,男,45歲,系密切接觸者。5月21日至6月1日隔離觀察期間,11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6月5日核酸檢測初篩陽性,6月6日市疾控中心復核陽性。

            健康時報記者注意到,羅某12天內經歷了11次檢測均為陰性。“該病例做了多次核酸,我覺得體現了一種科學嚴謹。對于密接病人非常懷疑,反復去做檢測,沒有把疑似病例放過,說明我們對疾病的管控還是非常科學、準確的,也是有經驗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原主任潘柏申教授告訴記者。

            潘柏申教授說,絕大多數情況下,一般是14天,最多21天,如果核酸檢測一直陰性,那么基本就可以停了。而記者注意到,根據深圳衛健委公布信息,羅某是隔離17天后才被確診的,從時間上來看在潘教授提到的21天檢測周期內。

            一般來說,新冠病毒96小時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被發現,可以通過咽拭子采集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那么為什么前面11次的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是病毒更狡猾了嗎?

            潘柏申解釋,普遍來說,開始多次檢測陰性而最后出現陽性的情況,最常見可能與采樣有關。我們現在檢測主要是鼻咽部或者口咽部,目前采樣的絕大部分采用的是口咽部。那么,第一就是與采樣部位有關;第二與采樣技術和成熟、規范的采樣操作有關;第三還有一個病毒復制部位的問題,采樣操作很規范,沒有采到病毒復制部位,也會影響到檢測結果。當然,從絕大部分病例來看,鼻咽部、口咽部病毒相對來說比較多,能夠準確被采集到。

            健康時報記者注意到,除了羅某外,廣東本土首例確診病例郭某的丈夫陸某,也是篩查了3次核酸才出現陽性。此外,1月4日大連新冠疫情新聞發布會也提到,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最終才檢測出陽性,有的地區檢測6輪還有陽性病例出現。

            潘柏申表示,“個別病人可能時間很長,既往國內外都有報道,有的病人可能二十幾天才出現感染。個例和普遍規律,有時候可能會是不一樣的,也不能對立著看。”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感染病中心首席專家蔡衛平在6月4日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談到,“像高風險地區,估計核酸大排查要做三輪以上。發現一例感染者就保護了好多人,因此大排查也是及時有效地控制疫情的辦法”。他預計,如果幾輪核酸排查,持續14天無新增病例,高中風險區域則可以依據疫情風險評估結果動態調整、降級、解除。(任璇)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