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安徽、遼寧本土確診病例 均未接種新冠疫苗

            2021-05-20 10:31:47     來源:健康時報網

            自5月13日安徽、遼寧發生本土疫情以來,健康時報記者根據公布的數據統計發現,截至5月17日24時,安徽新增本土感染者15例;遼寧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4例。6天以來遼寧營口、安徽六安的人們在淅瀝瀝的陰雨中、在陽光直曬的天氣里、在漆黑的夜晚,井然有序的排隊做核酸、打疫苗。兩地疫情防控為何層層失守?

            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居民排隊接種疫苗。劉宏偉/攝

            疫苗保護關:安徽、營口感染者未接種疫苗

            本輪疫情中,感染者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據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董明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目前了解的情況,此前安徽確診病例未接種過新冠疫苗。而營口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巖也表示,該市5例確診病例均未接種過新冠疫苗。

            為什么不接種疫苗?安徽、營口當地居民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接種疫苗個人沒有預約渠道,需要單位集體統一通知打疫苗。并不是居民不想打疫苗,而是打不上。

            “新冠疫苗是一批一批來的,來一批需要兩天之內打完。現在沒有疫苗,什么時候疫苗能來我們也不知道。”5月18日,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青山中心衛生院接種點工作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安徽省新冠疫苗在線預約平臺“皖事通App”在當地使用不了,當地村民需要在村集體登記,然后等通知安排接種疫苗。

            “從全國進行全人群接種疫苗以來,單位摸排了一次,當時報名了,到現在仍然沒通知打疫苗。”安徽六安市小賈(化名)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小城市不像大城市那樣,疫苗等人,我們是人等疫苗。

            此次疫情發生后,各地尤其是安徽、遼寧等地接種疫苗的人也明顯增多。目前合肥疫苗狀態處于“緊平衡”狀態。5月18日,安徽省六安市的小紅(化名)向健康時報記者透露,去接種疫苗的地方問了,說沒新冠疫苗了,仍然打不上疫苗。

            武漢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授宇傳華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跨省傳播與“培訓活動”有關。由于職業特殊性,培訓活動往往具有人群聚集的特點。建議培訓行業或培訓工作者盡快接種疫苗,應接必接。

             沿海城市防控關:遼寧已發生3起境外輸入疫情

            5月13日凌晨,在安徽六安確診的張某某是此輪疫情的第一例確診病例。目前,仍未找到“零號病人”。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此次本土疫情首個確診病例來自安徽六安,但安徽屬于內陸省份,直接由境外輸入疫情可能性不大,而營口在遼寧,去年該省發生若干起境外輸入引發的地方傳播疫情。六安病例由營口病例傳播所致。

            健康時報統計發現,自新冠疫情以來,遼寧省已發生3起與境外輸入相關的疫情。

            2020年7月22日,遼寧省大連市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的信息,打破了大連市111天無本土新增病例的記錄,并且出現跨省傳播,涉及5地9市。2020年8月3日,大連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稱,疫情源頭 或起始于凱洋海產品的加工車間。

            2020年12月15日,遼寧省大連市新增4例新冠本土病例。截至2021年1月11日,大連市本地感染者83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傳染源是大連碼頭工人。疫情來源于被污染了新冠病毒的進口冷鏈產品。

            2020年12月23日,遼寧省沈陽市新增1例境外輸入病例尹某某,隨后發生本土傳播,有18位本土新增病例與境外輸入病例相關。

            武漢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授宇傳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沿海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防境外輸入難度非常大,而且中外人員流動相比內陸城市頻繁,境外輸入引發本地傳播的風險增加。因此是否可以借鑒邊境城市優先接種疫苗,提高疫苗接種率。

             基層哨點關:未能早發現、早上報

            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基層防疫的漏洞。根據兩地通報的信息顯示遼寧、安徽兩地均出現基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接診有疑似癥狀的病人,但未早發現、早報告的情況。

            遼寧省營口市人民政府市長許桂清在央視《新聞1+1》中表示,在主動排查當中,通過大數據等手段,發現確診病例呂某曾在遼寧營口的的一個小診所輸過液,輸液病例顯示,人當時并沒有發燒,體溫是36.8度,被當作一般的感冒輸液,患者輸液時沒有在診所停留,因為診所和影樓位置緊挨著,就自己將輸液拿回了影樓。

            隨后,小診所醫生確診感染新冠,在營口市人民政府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營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金莉通報:68歲的李某是個體診所大夫。5月3日至9日晚8點左右,確診病例呂某在診所掛點滴,雙方全程均戴口罩。

            “在我國,尤其是沒有發生過疫情的小城市,特別容易出現防控意識松懈的情況。”宇傳華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在基層,感冒、發燒小疾病診治去小診所是一直以來的就醫習慣。對于新冠肺炎而言,小診所不具備診療的能力,因此各地設置發熱門診。但基層防控意識不足,居民又恢復了原來的看病習慣。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授魏晟在接受央視采訪時提出,實際上對于發熱門診我們國家已經早就有非常好的一套管理規定和要求,包括發熱門診就診的閉環管理。常態化防控,還是要強調、要加強、要加大首診責任落實,監管履職工作,嚴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這個“哨點”。(王振雅)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