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是否便利
是市民整體幸福感的重要指標之一
十四運的腳步日益臨近
為了更好地展示西安的新形象
西安多個部門紛紛發力
全力推進城區交通優化提升
從斷頭路打通到外環高速建設,從火車站改造到機場三期擴建,從公交綠色出行到智慧出行……西安緊扣百姓期待,緊扣城市發展需求,通過全方位立體交通體系的構建,全面提升暢達度,為市民群眾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條件。
西安在智慧交通方面
有很多喜人變化
你發現了嗎
智能主動發光時空標志
實現智慧路牌
不少市民群眾發現,小寨十字有一塊會自動發光的交通標志牌。小布了解到,這是我市首次開展“智能主動發光時空標志”新技術的試點。
“智能主動發光時空標志”到底是什么
和小布一起了解一下吧
——
“智能主動發光時空標志”(簡稱“時空標志”)又稱行程時間顯示、路況光帶顯示主動發光標志,通過交通標志牌主動發光,可實現駕駛員道路認知效果大提升。“時空標志”采取主動發光顯示面板,克服了傳統反光式交通標志對車輛燈光的依賴,解決了雨霧等低能見度環境和夜間視認不清、視認距離過短等問題,使駕駛人能夠全天候自然地獲取道路交通標志信息內容。
小布了解到,它還具有“智能網聯”功能,可提升交通設施精準感知能力。可根據路況信息變換為箭頭指向反映交通通行情況,以紅黃綠三色數字發布到達道路路況信息。
紅色代表嚴重擁堵、黃色代表緩慢通行、綠色代表正常行駛,從而真正實現智慧路牌、數字全運。
“綠波帶”
讓你開車一路暢通
經常駕車的司機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碰到一個十字是紅燈后,一路都是紅燈;而有時碰到一個綠燈,就會一路綠燈。其實,在現代交通管理中,一路綠燈不僅僅是運氣好,這很有可能代表著你進入了“綠波帶”。
“綠波帶”就是在條件具備的
相鄰多個交叉口
通過信號配時優化
使車輛通過該路段時
能減少等待紅燈次數
或不停車地連續通過
從而提升該路段的通行效率
今天小布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新區新增的兩條“綠波帶”。
科技路是西安市高新區東西向的一條重要干道。在改造過程中,西安交警通過調研認為,科技路沿線高新路十字至高新四路十字,適合開展干線協調,也就是俗稱的“綠波帶”。該路段沿線5個信號燈路口共計行程970米,調試前平峰期單方向駕車耗時4—6分鐘,東向西等待紅燈3—4次,西向東等待紅燈2—3次。
科技路“綠波帶”示意圖
通過對該路段設置“綠波帶”后,取得了良好的路口聯動效果,優化效果顯著。優化后,由東向西方向平均行車總時間降至2分10秒,平均停車次數降至0-1次,由西向東方向平均行程總時間降至2分鐘,平均停車次數降至0-1次。
根據高德智慧交通公共服務平臺,選取“綠波帶”建設前后的數據進行對比,科技路平峰時段延時指數最大降低19%,優化效果明顯。
劃重點:科技路平峰時段建議車速35km/h,夜間時段建議車速40km/h,早晚高峰時段因路段車流量趨于飽和狀態,綠波效果相對略差。
丈八北路是西安市高新區南北向的一條重要干道。在改造過程中,西安交警通過調研認為,丈八北路沿線從科技五路十字到科技路十字,也適合采用干線協調優化策略,也就是俗稱的“綠波帶”。該路段沿線7個信號燈路口共計行程2317米,調試前平峰期單方向駕車耗時6—7分鐘,南向北等待紅燈3—4次,北向南等待紅燈3—4次。
丈八北路綠波建設示意圖
交警通過大量調研,將丈八北路設置為“綠波帶”后,優化效果非常明顯。優化后,由北向南方向平均行程時間降至4分鐘,平均停車次數降至1-2次;由南向北方向平均行程時間降至4分13秒,平均停車次數降至1-2次。
根據高德智慧交通公共服務平臺,選取“綠波帶”建設前后的數據進行對比,丈八北路平峰時段擁堵指數最大下降25%,優化效果顯著。
劃重點:丈八北路平峰時段建議車速45km/h,夜間時段建議車速50km/h。
高顏值智能公交候車亭
助推西安智慧化城市建設
近日,在西安各條主干道以及十四運場館周邊,不少市民發現公交候車亭升級啦。不僅顏值高而且十分便利,可實時看到線路運行等信息。
小布了解到,此次“智能公交候車亭”的整體升級改造是西安市為迎接十四運,助推西安智慧城市建設,對候車亭和公交站牌的統一升級更新。
為了在十四運期間,給市民游客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西安市將于今年陸續完成697個公交站點、新建717個電子智能站牌、1279座候車亭的升級改造工作。
改造后的智慧公交候車亭不僅高顏值,功能也是大大地提升了。將原有的站牌、候車亭改造為“公交智慧站臺”,提升電子化功能,并增設愛心座椅、電子監控攝像頭及站牌候車亭智能管理系統等設施。液晶顯示屏除了顯示本站信息、當天日期、天氣等便民信息外,還將顯示途經本站點的線路實時到站情況,各線路開往的終點站信息以及線路開通調整、臨時繞行等重要通告。
西安新增萬余共享車位
共享車位是把閑置的停車位高效利用
實現車位共享
緩解停車難的問題
去年以來
西安曲江新區、未央區、
長安區、高新區已完成
共享車位萬余個
曲江新區
未央區
一是在完成二府莊小區、龍記玖璽小區兩處(1280個)共享停車試點基礎上,2020年11月完成西媒機物業分公司錯時共享車位建設,對外開放停車位300個;
二是12月在盛龍廣場、紅星美凱龍、呂小寨立交區域完成錯時共享停車3處,對外提供3919個錯時共享停車位。
長安區
智慧國際大廈停車場60個共享車位,共享時間為21:00-次日7:00,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1元/小時;
長安中央廣場停車場50個共享車位,共享時間為20:00-次日8:00,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1元/小時。
截至2020年12月,長安區累計完成10處停車場錯時共享,向社會提供1395個共享停車位。
高新區
1.粵漢國際停車場,共享車位50個,共享時間為10:00-次日7: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 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2元/小時。
2.海星城市廣場地下停車場,共享車位100個,共享時間為19:00-次日8: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300元/月。
3.卜蜂蓮花停車場,共享車位150個,共享時間為22:00-次日8:00,正常收費標準為4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200元/月。
4.泰華金茂國際停車場,共享車位800個,共享時間為20:00-次日7: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1元/小時或260元/月。
5.旺座國際停車場,共享車位211個,共享時間為21:00-次日7: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2元/小時。
6.中大國際停車場,共享車位453個,共享時間為21:00-次日9: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500元/月。
7.泰維智鏈中心停車場,共享車位250個,共享時間為20:00-次日8: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250元/月或2元/小時。
8.旗遠錦樾停車場,共享車位300個,共享時間為22:00-次日7: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1.5元/小時。
9.西安益田假日里停車場,共享車位400個,共享時間為22:00-次日8:00,正常收費標準為3元/小時,共享期間收費標準為150元/月。
上述9個停車場共有錯時共享停車位2714個。
“智慧地鐵”開啟新時代
地鐵,承載著一座城市現代化的夢想,是城市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12月28日,西安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三線齊發”,標志著西安已開通運營地鐵線路達到7條,運營總里程達到215公里,而在此次開通的地鐵線路中,科技的魅力無處不在。
“您好,我是智能云站務員,有什么可以幫您?”在地鐵6號線郭杜西站,有一位特殊的新站務員。據介紹,作為一項結合了人工智能與虛擬真人形象的高科技產品,這位智能云站務員兼具觸摸屏幕操作和語音交流操作模式。當有乘客靠近它時,設備會顯示智能云站務員形象,乘客可以提出任何問題,系統會自動判斷語義,并定位到對應的業務界面。乘客點擊“運營資訊”“換乘查詢”“票價查詢”“首末班車時間”“線網圖”“站內導航”等,即可以跳轉到相應的功能頁面。
小布了解到,其實像云站務員這樣的“黑科技”,在西安地鐵站隨處可見。
西安地鐵6號線是全國地鐵首條全線采用智慧安檢系統的線路,通過智能識別、智能判圖、集中判圖、智能聯網等技術,實現人、物智能同檢。此外,6號線與既有線路相比,增添了智慧票亭、站臺乘客求助按鈕等新設備。西安地鐵正向著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便捷化、舒適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方向邁進。
近兩年,西安從出行需求、交通供給、公交系統、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出臺并加快推進《西安市中心城區交通優化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力爭通過“1234組合拳”,疏堵點、通斷點、治難點。
2020年,西安市累計打通斷頭路57條,新建次支道路56條,完成背街小巷改造提升454條,新建綠道366.78公里,打開封閉大院32個,路網密度和通道程度明顯提升。
小布了解到,2021年,西安市交警支隊將深入開展文明交通大提升行動。高標準創建100處交通秩序示范路口和50條嚴管示范街,系統推進迎“十四運”交通設施整改提升,打造全運專用通道,全面實現主城區信號燈聯網聯控、綠波通行,不斷提升市域交通治理水平,努力為“十四運”創造“安全暢達、綠色低碳、智慧高效、舒適宜人”的出行環境。
為迎接十四運
西安正在加大力度進行交通優化
提升市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你所在區域還有哪些關于智慧交通舉措
快來留言分享吧
源自西安發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