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多地官方發布食用警告,這3種海鮮不能隨便吃!

            2021-05-06 13:13:34     來源:健康時報網

            “五一”假期期間,不少人會選擇到海邊旅游并進食海鮮,或親朋好友聚餐時少不了海鮮。近半個月多地發布提醒,針對海虹、織紋螺、河豚三類水產品發出食用警告。

             

            海虹:3月下旬毒素含量逐漸升高

            秦皇島市海洋和漁業局4月30日發布關于食用海虹的預警通告,根據近期檢測結果顯示,貽貝麻痹性貝類毒素含量已經超出安全限量標準2倍以上,如果食用極易引起中毒,會導致人出現四肢肌肉麻痹、頭痛惡心、流涎發燒、皮疹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呼吸停止。

            “海虹”又稱貽貝,是北方常見的一種食用性貝類,雙殼黑褐色。根據近幾年的監測,海虹麻痹性貝類毒素發生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從3月下旬隨著氣溫的升高,海虹體內麻痹性貝類毒素含量逐漸升高,6月降至判定限量值以下,現正處于上升期。

             織紋螺:4月-9月織紋螺毒性最強,外出就餐切勿食用

            泉州晚報4月8日訊,當前正值織紋螺生產旺季,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提醒,食用織紋螺極易導致食物中毒,外出用餐時切勿食用織紋螺,以免發生意外。

            織紋螺盛產于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福建沿海常見的織紋螺有9種,其中多數已報道有毒。每年4-9月為織紋螺旺汛期,同時也是其毒性最強的時候,極易引發食物中毒。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產生頭暈、嘔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癥狀,潛伏期最短為5分鐘,最長為4個小時。

            有毒的光織紋螺。圖自泉州通客戶端

            河豚:3月-5月河豚魚的毒性最強

            據荔城在線4月21日消息,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食安辦、荔城區市場監管局提醒,3月-5月是河豚魚產卵時節,河豚魚的毒性最強。幾乎所有種類的河豚魚都含有河豚毒素。進食有毒河豚魚后1-2小時有嘔吐、口、唇、舌尖、指感覺發麻等初步中毒癥狀,隨后舌端感覺遲鈍,步履言語困難,進而侵犯中樞神經而導致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終至致命。目前針對河豚魚中毒尚無特效療法,死亡率很高。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