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今年70歲的他帶著近6000人做公益

            2021-04-13 10:21:43     來源:瀟湘晨報

            前幾天,臺州市黃巖區江北社區的居民,又見到了這群熟悉的人。他們身穿紅馬甲,一進社區就忙碌起來。理發、磨刀、理療、為老人剪趾甲……一連串貼心服務后,社區老年居民露出滿意的微笑。

            這些志愿者來自黃巖區慈善義工協會。13年前,協會剛成立時只有十幾人,如今已發展成5900余人的團隊。熟悉這個義工協會的人都知道,這與協會會長、退休干部徐鳳華的付出密不可分。徐鳳華今年70歲,退休前任職于臺州市黃巖區住建局。

            為了做公益,酷愛攝影的徐鳳華脫下攝影背心,換上志愿者紅色馬甲,取代攝影夢的是一次次活躍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的辛勤背影。

            將愛好融入慈善

            1993年,徐鳳華參加了由團省委主辦的“希望工程,助學結對”活動,先后資助遂昌、仙居、四川雅安的3位學生完成學業。慈善的種子在他心中萌芽。

            “有個孩子一直和我保持著聯系,如今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說到受助孩子有了“出息”,徐鳳華難掩心中的喜悅。

            徐鳳華酷愛攝影且熱衷接觸新鮮事物,他在2001年創立了個人網站東甌都市(后改名“蜂鳴網”)。2002年,他在網站開設攝影論壇,因此聚集了一大批攝影師與攝影愛好者。

            “為了便于聯系,我們開了五六個攝影QQ群,每個群都有500人,人氣很旺。”徐鳳華說,那時每個月都會組織攝影創作采風活動,不定期舉辦講座,免費進行攝影技術培訓等。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徐鳳華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同時,蜂鳴網文學版版主發布了深入災區救災的經歷,引起網友極大關注。

            “于是,我們在網上發起捐款活動,一共籌集了近9000元善款捐到災區。”徐鳳華說。

            做公益,還得依靠集體。經歷這件事后,徐鳳華決定籌辦一支義工隊伍。與家人商量后,徐鳳華在十多位朋友的支持下,于2009年3月29日建立了黃巖區慈善義工協會。

            不是給錢就了事

            2011年退休后,徐鳳華逐漸放下攝影愛好,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業中。在他的帶領下,義工協會活動越來越豐富,涉及助老助殘、助學與關愛留守兒童、扶貧濟困、環境保護、支援災區、文明勸導等多個領域。同時,黃巖區慈善義工的日常管理與公益活動實現了規范化與常態化。

            開展的活動很多,但對于每一個幫助對象,徐鳳華和團隊志愿者都是既用心又用情。徐鳳華記得,協會2018年開展的一次助學活動中,他們發現黃巖區上鄭鄉一名困難學生家中居住環境比較艱苦。“房子蓋了一層,就兩間房,全家四五口人擠在一起。沒有良好的居住環境,孩子該怎么好好學習啊!”

            協會成員商量后,大家決定給這名學生家加蓋一層房。經過協會內部發動,共籌集善款6萬多元。“也不是錢給了就完事了,我們實地去過很多次,一直關注著房子加蓋過程,直至完成。”徐鳳華說。

            做服務要能豁得出去

            做慈善的過程中,徐鳳華直言,義工們都越來越“豁得出去”,自己也是其中的“典型”。

            協會常組織志愿者到敬老院開展公益服務,剪趾甲是一項常態化服務。一次,江口街道有位殘疾人向協會求助,問能否找人幫忙剪腳趾甲。一時找不到合適人選的徐鳳華,決定自己去試試。第二天上午10時,徐鳳華就來到求助者家中。

            求助人下肢交叉蜷曲,不能著地,洗腳時就遇到了困難。于是,徐鳳華讓他躺在床上,把雙腿從床沿懸下來,再舀起熱水一點點將腳部打濕。求助人的腳趾甲因為太久沒剪,同時又有嚴重的灰趾甲,操作起來難度頗大。徐鳳華就一直蹲著,用刀和剪把趾甲一點點仔細修好。全部完成,已是下午1時。

            此后,徐鳳華就將剪趾甲作為自己的一項常態化志愿服務。

            “現在,我出門都會隨身帶著修剪設備,誰有需要我就提供服務。”徐鳳華說,他常告誡自己,做慈善不要顧慮太多,有時候就需要這股豁出去的勁頭。看到受助者露出的微笑,什么辛苦都值得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