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餓了么騎手為賺差價給顧客換菜 外賣7個菜6個是假的

            2021-03-22 09:24:34     來源:瀟湘晨報

            近日,湖北武漢的王先生遭遇糟心一幕:送上門的7道菜絕大多數都不是自己下單商家“靚靚蒸蝦”提供的,而是餓了么騎手拼出來的“1+6真假餐”。

            王先生通過餓了么平臺在靚靚蒸蝦水廠店點了7個菜。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3月20日,餓了么騎手甘某回應上游新聞記者稱,買了1個真菜6個“假”菜,再附上假水單(行業語,即賬單),如此操作,他“昧”了顧客36元。

            王先生說,他不介意騎手昧錢,也不愿看到平臺處理騎手,只是希望餓了么反思此事,堵住制度上的漏洞。

            靚靚蒸蝦水產店店長林女士稱,此水單系他人偽造,不是該店的水單。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7個菜6個是“假”的,賬單也是假的

            3月19日,王先生家來了兩位朋友。傍晚5時許,他通過餓了么跑腿代購服務,在“靚靚蒸蝦”水廠店點了油燜大蝦、蔥烤龍蝦、涼拌毛豆、靚家鹵藕、干煽花甲、孜然蝦球、經典涼面(大)7個菜。

            手機APP顯示,王先生共支付了486元,其中菜價466元,跑腿代購費20元,騎手甘某接單。

            1個多小時后,甘某將7個菜送至王先生家中。他端起涼面時心里犯嘀咕:以前這家店的大份涼面夠3個人吃,為何這碗涼面分量不足?

            隨后,王先生撥打了靚靚蒸蝦水廠店電話,店長林女士加了其微信。看到涼面圖片后,林女士告訴王先生,該店做涼面時不會加黃瓜絲和火腿丁,這碗涼面不是該店的。看完其他6個菜的圖片后,林女士說,只有蔥烤龍蝦是該店做的,其余均不是。

            王先生不敢相信,又給林女士發去了下單截圖和印有“靚靚蒸蝦”的水單。林女士答復,這張水單也不是該店的。他們的水單上會打印時間,但這張水單上沒有時間。

            監控視頻顯示,3月19日下午,餓了么騎手只提著一個菜走出店門。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騎手承認“1+6真假餐”,多拿了36元

            3月20日上午,林女士向上游新聞記者提供了店內三段監控視頻。視頻顯示,3月19日傍晚6時17分,一名身穿餓了么騎手服裝的男子走進店內;6時30分,男子提著一個菜,走出店門。

            林女士向上游新聞記者介紹,通過監控視頻和收款流水綜合分析,男子提走的那個菜,是價格80元的蔥烤龍蝦。

            其余的6個菜是哪來的?

            3月20日中午,上游新聞記者撥通了騎手甘某的電話,他三緘其口。甘某先說:“我是在靚靚蒸蝦買的,我有支付記錄。”又說:“大部分菜都是在靚靚蒸蝦買的。”最后說:“3月19日下雨,我接單時離得遠,怕耽誤送餐時間,我在江漢路上一個餐館買了6個菜,在靚靚蒸蝦買了一個菜。我付了430元,只多拿了顧客36元。”

            上游新聞記者問甘某:6個菜是哪家店買的?假的靚靚蒸蝦水單是怎樣打印出來的?是你個人行為,還是與餐館合謀?

            針對上述3個問題,甘某掛斷電話,未做回答。隨后,記者多次撥打其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編號為327043的餓了么客服員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顧客選擇跑腿代購服務時,會支付跑腿代購費用和所購商品的錢;平臺只收取跑腿代購費用,再和騎手結算;所購商品的錢由騎手支配。

            顧客下單的商家是靚靚蒸蝦水廠店。攝影/上游新聞記者 牛泰

            懷疑“造假一條龍”,商家盼餓了么徹查

            騎手甘某說是為了節約時間,而在其他店購買6個菜,武漢靚靚蒸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蔣先生并不認同。他說,甘某到該店只買一個菜,就是想規避平臺查詢送餐路線。如果不是這樣,他完全沒必要專門跑一趟。

            蔣先生稱,有人打印出“靚靚蒸蝦”的假水單,這人或是甘某,或是不明餐館的工作人員。若是餐館工作人員,就說明此事背后有“造假一條龍。”

            此前,上游新聞記者讓甘某提供支付記錄時,他給了一張商家收款記錄(金額為349元),商家名為蝦蟹王。

            3月20日下午,上游新聞記者與蔣先生在多條路段尋找商家“蝦蟹王”,均無果。

            “騎手的行為,抹黑了我們的品牌。”蔣先生希望餓了么平臺徹查此事真相。

            3月19日,王先生已撥打餓了么平臺反映此事。截至記者發稿時,餓了么平臺給王先生的回復是:此事由客服專員處理,但客服專員在休息,會加急處理。

            王先生說:“我收到的外賣不是我想點的,說明平臺監管有漏洞,餓了么平臺不從制度上解決問題,可能還有下一個受害者。”(記者 牛泰)

            【來源:青島新聞網財經】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