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每42個新生兒中有一對是雙胞胎!為何雙胞胎越來越多了?

            2021-03-16 13:30:39     來源:健康時報網

            “我們身邊的雙胞胎好像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這并不是錯覺,全球雙胞胎出生率正在不斷攀升。

            近日,刊登在《人類生殖雜志》(Human Reproduction)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指出,目前每年有超過160萬對雙胞胎出生,每42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對是雙胞胎,這一數據創下歷史新高。

            該研究指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雙胞胎出生率上升了三分之一,從千分之九上升到現在的千分之十二。從地區看,過去30年,北美地區雙胞胎數量增長了71%,亞洲地區增長32%。

            資料圖片,董穎鈺攝

            輔助生殖技術的出現

            帶來雙胞胎出生潮

            對于雙胞胎出生率升高的現象,最深有體會的是產科醫生。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馬良坤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該院雙胞胎出生率升高這種趨勢是比較明顯的。“雖然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但跟5~10年前相比,在我們這里出生的雙胞胎數量估計增加了3~5倍。”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人類生殖雜志》的上述研究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體外受精和其他輔助生殖技術的普及。“自然妊娠的雙胞胎的比率,理論上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變化。出現這種趨勢,跟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密不可分。”馬良坤主任醫師表示。

            上述研究提到的上世紀80年代后迎來的雙胞胎出生潮,恰逢1978年世界首例試管嬰兒誕生后。此后四十年,全球輔助生殖技術迅猛發展。中國首例試管嬰兒于1988年在北京出生。近年來,武漢、山東等全國多地均有雙胞胎出生率升高的報道。

            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甄璟然長期從事輔助生殖技術方面的工作,她向記者解釋,“輔助生殖技術,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試管嬰兒’,是指醫生從女方的卵巢中取出卵子,和男方的精子在體外完成受精,然后把形成的胚胎再放回女方體內,以此幫助難以受孕的夫妻孕育生命。”一般而言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孕育雙胞胎的概率通常是比自然受孕高的。

            雙胎增加母子風險

            “雙喜臨門”或并非好事

            “早些年,一些國家對放置胚胎的數量沒有嚴格規定,可能會通過多放置胚胎個數來增加受孕幾率,胚胎放置得越多,孕育雙胎甚至多胎的概率就會增加。”甄璟然表示,“在我國,對于試管嬰兒新鮮周期中的卵裂期胚胎的移植數目(取卵周期中卵子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形成的第3天的胚胎),目前國家衛健委要求不能超過2枚。對于囊胚期的胚胎移植來說,由于相對于卵裂期胚胎更容易種植,建議僅移植1枚胚胎(必要時可以移植兩枚),以降低雙胎的概率。”

            生育雙胞胎在普通人眼里是喜事一樁,但在醫生眼里卻并沒有那么輕松。“我們是不提倡雙胎妊娠的,從輔助生育的角度來看,雙胎其實也一種妊娠并發癥,孕育雙胎給媽媽和孩子帶來的風險都太高了。”甄璟然指出。

            在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馬良坤來看也是如此,大眾觀念里“只受一次罪就有兩個娃是賺了”只看到了冰山一角,更深層面的危險因素卻被忽視了。

            “雙胞胎首先會面臨早產的風險。”馬良坤解釋,懷單胎孩子一般重6斤,那么懷兩個孩子往往超過10斤,雙胞胎在宮腔內占有的空間更多,很難達到足月生產,有可能三十二周可能就會生產。此外,懷雙胞胎的孕婦更易出現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貧血、產后出血等并發癥。

            雙胎本身也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雙胎輸血綜合征,易造成胎兒死亡或畸形等諸多棘手問題。此外,哺乳和養育兩個孩子,對家庭來說也是一個考驗。

            “生育雙胞胎是1+1>2的事,所有的這些問題,孕婦在孕期或者孩子出生后都可能會面臨。”馬良坤表示。

            生育別過于追捧技術

            專家呼吁尊重生命

            “做輔助生育要嚴格把控適應癥。一般來講,女性通常有三種情況是可以做的:配子運輸障礙(如輸卵管不通)、子宮內膜異位癥及排卵障礙。當然即使有這樣的問題,也不推薦一上來就做試管,建議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等進行個體化治療。有的患者通過藥物或手術,可能就能夠妊娠了。對于男性來說,精液質量差,有少弱精的情況,男科治療后效果不佳,不足以讓女性受孕才建議做試管嬰兒。當然還有不明原因性不孕和免疫性不孕也是做試管嬰兒的適應癥。”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甄璟然指出。

            此外,還有特殊情況也可由醫生視病情需要評估是否適合做輔助生殖,例如某些腫瘤患者,如早期子宮內膜癌、宮頸癌等患者治療后,病情控制穩定、預后較好,還要經過腫瘤組和生殖醫學組的醫生充分評估后可以妊娠的患者也可以考慮采用輔助生育技術保留生育功能。

            “評估后發現確實需要采用輔助生育技術的幫助妊娠的患者,肯定是建議做試管嬰兒的。但是如果單純為了獲得雙胞胎去采用輔助生殖技術的,醫院是不會接收的。”甄璟然強調。

            隨著國內生殖醫學中心的鋪開,公眾意識的進步,借助輔助生育技術出生的孩子越來越多。晚婚晚育趨勢的到來,高齡對生育帶來的影響也讓不少人將目光投向輔助生育技術。萬物皆為雙刃劍。先進的技術使一部分患者擁有了做父母的權利,也被一少部分人盲目地追捧和迷信。

            “這也是我本人比較擔心的一個點。當科技發達了,經濟沒有負擔了,社會意識進步了,一些‘技術控’們把生育妊娠更多地交給技術來做,期待用技術生育一個完美的孩子,喪失了對繁衍生命的尊重,失去了對生命發自內心的喜愛和感動。”馬良坤說。她和一些多學科的臨床、教育專家也在致力于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倡導幸福孕育、健康孕育。

            希望父母們保持對生育的尊重,多一些感恩,多一分人情味,別讓幸福被技術過濾。(董穎鈺)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