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多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2021-02-20 08:30:08     來源:健康時報網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出現變異新冠病毒并已采取應對措施。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強調,在持續監測病毒基因變化情況的同時,重點要降低病毒傳播速度。病毒傳播越多,發生變異的幾率就越大。不能讓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失控,這樣才能降低基因突變的發生率。

            美國,多地再發現變種新冠病毒案例

            據外媒報道,一份新出爐的研究報告顯示美國境內發現了7類全新的新冠病毒變種。據悉,這7類變種結構類似,且在去年7月份就已經開始在美國境內傳播。另外,美國境內還發現了一種從未在其他國家出現的新變種。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202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現的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美國十多個州以及全球多國傳播。綜合《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及洛杉磯媒體KTLA報道,《美國醫學會雜志》11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名為CAL.20C的變異新冠病毒最近幾個月正迅速傳播。研究人員認為,來自加州的旅行者將其攜帶到了其他州以及國外的6個國家。2020年7月,這種變異新冠病毒在加州洛杉磯縣被首次發現,但直到10月才在該地區再次出現。到11月和12月,由于疫情之下的感染、住院和死亡病例數激增,這種變異新冠病毒在全美迅速傳播,涉及19個州以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2021年1月,該變異新冠病毒在加州新冠樣本中占比已達35%。除了美國,截至1月22日,這種變異新冠病毒已在澳大利亞、丹麥、以色列、新西蘭、新加坡和英國被發現。科學家普勒默(Jasmine Plummer)表示:“ 變異新冠病毒CAL.20C正在移動,我們認為是加利福尼亞人將其攜帶到其他地方。”

            英國,正調查一種新出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新華社倫敦2月16日電,英國英格蘭公共衛生局16日發布信息說,該機構在英國本土發現38例新冠確診病例感染一種名為“B.1.525”的變異新冠病毒,目前正在對這種病毒展開深入調查。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已將“B.1.525”列為“受調查”的變異新冠病毒。按照該局的通常做法,如果專家組調查后認為該病毒在傳播和致病性等方面風險較大,就會將其列為“受關注”的變異新冠病毒。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說,此前在丹麥、加拿大、尼日利亞等國已發現“B.1.525”變異新冠病毒,該病毒包含一種被稱為“E484K”的突變,這種突變在之前發現的多種變異新冠病毒中也能被觀察到。

            英格蘭公共衛生局醫務主任伊馮娜·多伊爾說,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種變異新冠病毒會引起更嚴重疾病或具有更強傳播性,該局會持續監測相關數據并在必要時采取措施。

            英國政府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該國當天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0625例,累計確診4058468例;新增死亡病例799例,累計死亡118195例。

            德國,兩位冰激凌廠工人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株

            據報道,德國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地區一家冰激凌工廠發生新冠肺炎聚集性感染事件。截至16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冰激凌工廠員工已達210人,占全廠人員近四分之一。確診病例中,有兩人感染新冠病毒變異株。

            瑞典,已有20個省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據瑞典電視臺16日報道,該國21個省中已有20個省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主要是最初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瑞典官方數據顯示,瑞典境內累計確診病例617869例,累計死亡12487例。

            加拿大,安大略省發現首例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

            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席醫療官戴維·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當地時間2月1日在多倫多宣布,該省發現首例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毒株(B1351)。初步調查表明,這名居住在皮爾區的患者沒有近期旅行史或新冠病毒患者接觸史。因此,目前還不能確認這名患者到底是從哪里感染的這種變異病毒。(姚欣然整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