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國辦中醫藥發展的重磅文件,釋放了哪些重大信號?

            2021-02-11 09:59:57     來源:健康時報

            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7個方面28條措施,涉及到了中醫藥發展的各個方面。

            “該文件是一個實際可操作性強、有細節的文件。”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陸洋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文件中的聯席制度使中醫藥的發展成為了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只是中醫藥人的事情,還涉及到國家各個部委,舉全國之力發展中醫藥;其次,《通知》中的28條涉及到了中醫藥領域內的方方面面,涵蓋了中醫藥在教育、科研、醫療、資本、政策、法規等方面。

            資料圖 李蔚海/攝 

            政策扶持:重點突出實施“

            在文件中的28條中,有8條涉及到了“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其中涵蓋了人才培養、醫院內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科研平臺建設、中醫診所“名醫堂”的建設、中醫藥產學研醫政聯合、中藥材質量提升以及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實施中醫藥開放發展。

            在加強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中,特別突出強調“建設優勢病種特色鮮明的中醫醫院和科室”“依托高水平中醫醫院建設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打造一批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加強中醫醫院感染科、肺病科、發熱門診、可轉換傳染病區、可轉換重癥監護室等建設”“打造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旗艦”科室、“旗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陸洋教授表示,相較于西醫,中醫在建立“旗艦”醫院、“旗艦”科室、“旗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并不多見;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新冠患者的治療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將中西醫協同發展對于中醫藥融入進以西醫為主導的大型醫院的建設中有重要意義。

            中醫藥科研平臺建設中包括了圍繞中醫理論、中藥資源、中藥創新、中醫藥療效評價等重點領域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陸洋教授表示,現有的臨床研究中心以西醫為主,這四種重點實驗室及建設10—20個中醫類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對于中醫藥發展很關鍵,實現了中醫藥從臨床中來再到臨床中去。

            名醫堂工程以優勢中醫醫療機構和團隊為依托,實行自主執業、自主運營、自主培養、自負盈虧,打造一批名醫團隊運營的精品中醫機構。并鼓勵和支持有經驗的社會力量興辦連鎖經營的名醫堂。陸洋教授表示,名醫堂有利于名醫醫療技術的傳承和發展。

            除此之外,為了解決中醫藥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了問題,還專門實施中醫藥產學研醫政聯合攻關工程,建設一批代表國家水平的中醫藥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解決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

            “中藥材的提升是保障中醫能夠看好病、中醫治好病的核心。”健康時報記者注意到,實施道地中藥材提升工程中的主管部門涉及到了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對此,陸洋教授表示,有了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的介入有助于從根源上加強道地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和生產基地建設,推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引導醫療機構、制藥企業、中藥飲片廠采購有質量保證、可溯源的中藥材。

            解決資金和效益:讓中醫藥發展不愁“錢”

            中醫藥的發展僅僅靠政府投入是有限的,亟需讓充分的社會資本介入。

            《通知》第七條提到,“鼓勵有條件、有實力、有意愿的地方先行一步,靈活運用地方規劃、用地、價格、保險、融資支持政策,鼓勵、引導社會投入,提高中醫臨床競爭力,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高地和學科、產業集聚區。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所納入醫聯體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診所組建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按規定收取簽約服務費。鼓勵街道社區為提供家庭醫生服務的中醫診所無償提供診療場所。”

            第八條“加強融資渠道支持”,則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其中提到,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中醫藥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鼓勵社會資本發起設立中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中醫藥產業的長期投資力度。鼓勵各級政府依法合規支持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中醫藥領域中小企業銀行貸款的擔保力度。支持信用服務機構提升中醫藥行業信用信息歸集和加工能力,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支持中醫藥特色發展。

            “中醫藥的發展資金來源從此前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支持、公立中醫醫院辦醫為主體逐漸向鼓勵社會資本投資中醫藥產業進行轉變。”陸洋教授說道。

            除了要加強中醫藥發展資金投入來源外,還需要讓資金運轉的更加高效,讓中醫藥的發展得到應有的回報、效益。

            “此前中醫中的某些醫療服務項目中是沒有體現出其真正的價值。”陸洋教授表示,在完善中醫藥服務價格政策中提到要充分考慮中醫醫療服務特點,完善分級定價政策,重點將功能療效明顯、患者廣泛接受、特色優勢突出、體現勞務價值、應用歷史悠久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納入調價范圍。

            而且還規定,“醫療機構炮制使用的中藥飲片、中藥制劑實行自主定價,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對此,陸洋教授表示,這條規定很重要,如果沒有中藥飲片、中藥制劑的收入作為補充的情況,對于在藥品零差價下,僅靠診療費為收入的醫院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

            在醫保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創新,尤其是在商業保險中推出了中醫藥特色的健康保險產品。“在中醫優勢病種內,鼓勵實行中西醫同病同效同價;鼓勵商業保險公司推出中醫藥特色健康保險產品,建立保險公司與中醫藥機構的信息對接機制。支持保險公司、中醫藥機構合作開展健康管理服務。”
            培養人才:西醫必修中醫課程

            《通知》規定,2021級起,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增加課程學時。在高職臨床醫學專業中開設中醫基礎與適宜技術必修課程。允許攻讀中醫專業學位的臨床醫學類專業學生參加中西醫結合醫師資格考試和中醫醫師規范化培訓。試點開展九年制中西醫結合教育。加強臨床醫學類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中醫藥科室建設,逐步增加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內容。臨床、口腔、公共衛生類別醫師接受必要的中醫藥繼續教育。

            陸洋教授認為,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的規定對于中醫藥的發展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

            “該項規定從根本上、源頭上改變西醫學生的教育課程設計,將中醫課程納入后有利于轉變西醫臨床醫生在醫學知識上的固化以及對中醫知識的不了解、不認同。這樣培養出來的有中醫知識背景的西醫學生才可能在日后的臨床診療中使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將中西醫結合的理念運用到實際診療中。”陸洋教授說道。

            除此之外,還加強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將會看病、看好病作為中醫醫師的主要評價內容;建立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依托現有資源和資金渠道,用5—10年時間,評選表彰300名左右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培育500名左右岐黃學者、3000名左右中醫藥優秀人才、10萬名左右中醫藥骨干人才;堅持發展中醫藥師承教育。增加多層次的師承教育項目,擴大師帶徒范圍和數量,將師承教育貫穿臨床實踐教學全過程。長期堅持推進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傳承工作室建設等項目。績效工資分配對承擔帶徒任務的中醫醫師適當傾斜。

            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中醫科主任仝戰旗表示,“通知中突出將‘看好病、會看病’作為中醫學人才考核的主要標志;評選、表彰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起到了引領和激勵作用;營造中醫藥發展良好的社會環境等方面令我映象深刻。”(郝倩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