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公益“牛哥”:看不得患者痛苦 20年傳播大愛

            2021-01-21 09:33:26     來源:瀟湘晨報

            “至 少我不想看到他們那么痛苦,這比再多錢都來得開心!”牛裕林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這是他掛在嘴邊經常說的一句話。20年來,他用雙手緩解和治愈了無數患者 的病痛。有些患者窮困,他不要錢,“看著患者一天天變好,就覺得欣慰了!”如今,作為惠州市世濟堂脊柱健康志愿服務隊副隊長,牛裕林依然走在公益診療這條 路上,心中裝的,滿是患者。

            牛裕林用雙手緩解和治愈患者。圖片來源:惠州文明網

            惠州市世濟堂志愿服務隊。圖片來源:惠州文明網

            “沒有牛哥,就沒有我們的家”

            認識他的人都親切叫他“牛哥”,作為一名醫者,他對待患者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別談錢,先救人!

            2012年,一位顧客找上門,希望牛哥救救自己的丈夫。原來,她丈夫突發中風,不會動了,不能說話,嘴眼歪斜,只會流眼淚,送到醫院后醫生說是腦出血,要治好很難了。

            家 中唯一的生活支柱就來源于這個男人,他這一倒,倒下的是整個家庭。由于事發突然,妻子不知道男人的工資卡放在哪里,她手上只剩下零星的一點生活費,沒有錢 治病可怎么辦?妻子找到牛哥,苦苦哀求牛哥救人,本來以為沒錢就沒辦法治病,結果牛哥二話不說馬上給她丈夫做免費治療。他說,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家庭因為 疾病就這樣支離破碎。

            從2012年11月開始,牛哥每天用吃飯或者下班時間前往患 者家做治療,路上來回要1小時。康復治療從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開始,引導患者做最基本的動作,過程極其緩慢和枯燥,需要足夠的耐心才行。直到堅持了一個月 之后,男人終于有了反應,“好,這回有希望了!”牛哥興奮地說。患者妻子看到這情況,激動得熱淚盈眶。一年之后,患者終于可以開始說話了。現在,患者可以 像正常人一樣去公園散步了!從2012年到現在,牛哥不時還會為患者調養身體,免費診療了整整8年。夫妻感動地說:“沒有牛哥,就沒有我們的家”。

            承擔高風險治好8旬老人

            2018 年,江西省南昌市人民醫院接待了一位86歲的高齡患者。這位老太太右側股骨頭摔傷,再加上之前曾把左側股骨頭摔斷過,還伴有一些老年人的常見疾病。醫院迅 速組織各路專家會診,醫生商議后決定要手術,但是由于老太太年紀太大,手術有很大的風險。老太太的子女們意見不一,情況變得棘手起來。

            后 來,老太太的兒子通過熟人找到了在惠州的牛裕林。兒子們把老太太的情況用視頻傳達給牛裕林,并問治療成功幾率有多大。牛裕林一遍遍仔細得研究著視頻資料, 深知接了病人要承擔的風險有多大,但是他實在不忍心看到老太太如此辛苦。當天晚上,老太太連夜被送到惠州,見到牛裕林的那一刻,他們緊緊握住牛裕林的手 說:“剩下的就交給你了”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囑托和信任,在治療過程中,牛裕林通過 專業手法和醫術給老太太針灸和推拿,每次治療幾個小時,身上的衣服全都濕透了,一個禮拜后,老太太終于能下地了!牛裕林說:“因為老太太年紀和我的母親相 仿,我實在不忍心老人家如此辛苦。”牛裕林覺得,就算承擔了千斤壓力,也一定要努力試試,救人是最重要的!

            牛裕林給學員授課。圖片來源:惠州文明網

            一人伸出一雙手 千手觀音助人

            1974年,牛裕林出生在河南洛陽。15歲時,外公患上中風,看著外公遭受疾病折磨,他感到心疼和不忍。牛裕林心里默默下定決心:家里一定要有個學醫的!后來,看到醫生給外公扎針,病慢慢好起來,不用在醫院里吃藥打針,付昂貴的醫藥費,覺得中醫很神奇很有用。

            上世紀90年代,河南中醫學院正好在招生,牛裕林報名參考,走上了學醫的道路。

            因為熱愛,牛裕林在學醫期間勤奮刻苦,每天早上5點就起床練功,練手法,有時練到手顫抖,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等到學有所成,到一家醫院就診時,有時最多一天接診了65位患者,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他想多治些病人,讓大家健健康康。

            1996 年牛裕林畢業后來到惠州。他知道,自己一個人力量有限,需要發展更多人一起加入他的公益診療隊伍。“觀音只有兩只手,如果更多人伸出雙手來助人,那就是千 手觀音了。”現在,他不僅自己經常參加志愿服務,給社區居民免費義診,還開始培訓學員。2018年7月28日,牛裕林妻子張瑞霞的好人工作室成立,夫妻倆 為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優撫對象、特困群體、低保群體等免費開展相關疾病的咨詢和輔助治療。工作室有29名學員,牛裕林每天抽時間在工作室給學徒上課,帶 動了更多人為需要幫助的人免費義診。同時,也將這份中醫傳統技藝和信念傳承給下一代。

            世濟堂脊柱健康公益行。圖片來源:惠州文明網

            牛裕林參加志愿服務。圖片來源:惠州文明網

            心懷醫者仁心,展現古道熱腸。牛裕林說,希望用雙手傳播醫者仁愛,傳承文明,匯集成一雙雙手撐起社會責任,挺起中國脊梁!

            (惠州日報記者 梅竹)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