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疫情速報:北京大興現感染新冠為變異病毒,2人為賽事裁判

            2021-01-21 08:18:05     來源:環球網

            今天(1月20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5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1月19日,市疾控中心對1月17日大興區報告2例本地確診病例的新冠病毒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結果提示,2例病例病毒均屬于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1(B.1.1.7),為同一傳播鏈。該病毒與北京市既往報告的本地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的病毒不存在基因關聯性,與近期國內其他省份本地病例的病毒不存在基因關聯性,與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高度同源。經中國疾控中心復核,認為2例確診病例病毒為英國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感染來源初步判斷為境外輸入。

            對大興等地區后續發生病例間的流行病學關聯,還將進一步調查和論證,以明確病例間的代際關系。目前大興區局部聚集性疫情的溯源工作正在抓緊進行中。

            1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網援引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息,1月19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7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相關情況通報如下:

            病例1,某男,43歲,現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某京外賽事活動裁判。2020年12月30日,因出京需要采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患者自述2021年1月13日出現鼻痛等癥狀,自行服藥未就診;曾多次到訪病例3的家中。1月17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篩查,1月18日檢測結果為陽性,1月19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某男,38歲,現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某公司員工。患者自述1月15日至1月17日陸續出現嗓子疼、咳嗽等癥狀,1月17日到醫院就診,當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1月18日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間出現發熱等癥狀,當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大興區人民醫院。1月19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已轉至地壇醫院治療。

            病例3,某男,40歲,現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某公司員工,兼職某京外賽事活動裁判,病例1曾多次到訪其家中。患者自述1月5日以來陸續出現乏力、咳嗽等癥狀,自行服藥未就診;1月17日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1月18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月19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大興區人民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已轉至地壇醫院治療。

            病例4,某女,38歲,現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自述無不適癥狀,1月17日作為當日報告的確診病例外孫的同班同學家長進行核酸檢測,1月18日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當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月19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5,某女,64歲,現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曾多次與1月17日報告的確診病例家相互串門。1月18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1月19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6,某男,9歲,現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為病例5之外孫。曾多次與1月17日報告的確診病例家相互串門。1月18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進行核酸檢測,1月19日報告結果為陽性,當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7,某男,31歲,現住順義區北務鎮南辛莊戶村,某公司員工,為病例3的同事、密切接觸者。患者自述1月11日起出現肌肉酸痛、頭痛等癥狀,1月13日自行服藥后好轉。1月18日進行核酸檢測,1月19日報告結果為陽性,當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1月17日至1月19日,大興區局部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11例,先后在家庭、同事、鄰居和朋友間傳播,3個家庭出現聚集性疫情,涉及7個家庭,病例之間存在共同居住、相互串門等情況,部分病例出現癥狀后未及時就診,并帶病出行。流調中發現,小區里許多老年人有不戴口罩、扎堆聚集聊天的情況,年老體弱人員抵抗力較弱,更要做好個人防護,堅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等良好衛生習慣。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大興區局部聚集性疫情,再次為我們敲響了疫情防控的警鐘。提醒市民朋友,要提高防控意識,做好自身防護。積極配合支持大興等相關區域采取的隔離、核酸檢測、社區管控等防控措施,如近14天去過大興區天宮院街道融匯社區及已公布的病例軌跡相關地點和其他中高風險地區,要及時向單位和社區報告,配合社區及有關部門做好排查、隔離、核酸篩查等相關管控工作。在核酸檢測結果未出之前,自覺做到不扎堆、不聚集、不串門、不出京。隔離醫學觀察人員要嚴格遵守隔離規定,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盡量單獨居住,保持居室通風,單獨用餐,有條件的使用專用廁所,并及時清潔消毒。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不要帶病上班上學,及時佩戴醫用口罩前往就近的發熱門診就醫,并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旅居史、接觸史等情況,便于及時排查。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