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春節在崗7日可領17日加班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14 09:58:36     來源:騰訊

            距 離2021年春運還有半個月的時間,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看起來似乎還很長,但實際上轉眼就到了。由于疫情的關系,很多省份都發出了倡議通知書,希 望有條件的人,能夠留在當地過年,以減少工作地和老家的防控壓力。雖然,很多務工者非常愿意響應號召,但是對于一部分打工者來講,春節放假期間,留下來后 沒地方住,沒地方吃飯,這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可能很大一部分人最后還是會選擇回老家過年。不過現在可能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春節7天在崗,可以獲得17天的加班費,對此你愿意留下來嗎?

                       

            春節對于中國人的意義非常重大,這是自中秋節之后闔家團圓,共話新春的大日子。每年春節都會 造成我國獨有的大量人員流動現象,其中涉及到的人口數量可能高達幾億,為世界所矚目。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這是很多在外游子的心聲。在往年,沒有疫情 的影響,不管路多難走,不管風雪有多大,不管車票多難買,都擋不住返鄉的那顆熱切的心。

            大家可能還記得,以前在農民工返鄉的路途上,有一支獨特的摩托車大軍。那就是因為買不上車票,找不到回家的車子,為了省一點路費,騎著摩托車,千里奔襲往家趕。雖然現在摩托車大軍越來越少,但國人春節回家過年的心情,并沒有多少改變。

                       

            不過,自去年以來突然爆發的疫情,徹底地改變了國人的生活,尤其是大家對年的認知。以前過年 回家團聚,走親訪友,好不熱鬧。但是去年即使很多人回到了家,可能也無法外出走動,只能守在家里。今年的情況雖然沒有去年那么嚴重,但是各地也在倡議親戚 之間盡量少走動,聚餐的時候要保持在10人以下,并且紅白喜事要簡辦或者緩辦,盡可能的避免人流聚集。所以大概率上來講,今年春節期間還是不能走親訪友, 回到家之后更多的是與家人團聚。

            之前在短視頻平臺上,我們可能都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個農民工兄弟在小飯館吃飯,家里打 來電話詢問他什么時候回家過年。他哭著說今年沒掙到錢,不回家過年了。過年的時候還要繼續工作,努力多攢一點錢。這個場景非常令人心酸,但也是現實的無 奈。現在有消息說春節在崗7天,可以最多拿到17天的加班費。這是北京市今天下發的一個通知上,作出的規定和要求。

                       

            那么這17天加班費是怎么算的呢?我來給大家說一說。首先我們要明白,2021年春節放假的時間是從2月11日到2月17日,這一點跟往年沒有什么變化,總共7天假期。而其中12日、13日和14日,這三天是國家法定的春節節假日。根據我們現在的法律規定,在法定節假日要支付三倍工資。那么三天乘以三倍就是9天工資,另外在11日、15日、16日和17日,是為了湊成春節7天假期而進行調休的休息日。按照規定,休息日加班要優先進行補休,但是如果不能補休的話,需要支付兩倍的工資。所以這4天加起來支付兩倍工資,總共就是8天。再加上前面的9天,正好是17日的加班費。

                       

            這就是春節7天上班,能夠獲取17日加班費這個說法的由來。如果你的單位這樣做的話,你會選 擇留下來加班嗎?很多網友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都覺得很贊,但同時也抱有一定的懷疑。如果大家真的都按這個規定執行的話,相信很多人還是愿意選擇留在單位加 班,干一個星期能抵平時半個月工資,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就怕最后家沒回成,而單位也不給錢,變成了水中月,鏡中花,看著很美麗,最后猴子撈月,一無所得。對于網友的這份擔心不無道理,尤其是在一些私人企業里面。對此你怎么看呢,你會不會選擇留下來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說說您的觀點。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