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北京社區研究院與北京鏈家聯合舉辦的社區公益大講堂首場活動成功舉行。
北京社區研究院是由北京青年報社聯合北京各基層政府、社會組織和商業機構推出的一個公益項目,旨在整合多方面的社會資源,用權威公信的內容、豐富的跨界資源、強大的社區影響力,服務社區居民的“大小事”。重塑北京美好社區未來新格局。
此次,《房產百科大講堂》走進什剎海街道,專業講師將選房必備知識帶進社區,分享了豐富、生動的房產交易案例,為居民們在今后買賣房屋的過程中規避了不必要的損失和陷阱。
“房產百科”進社區
什么是得房率?容積率?進深?
選房,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戶型?
房屋交易流程是怎么樣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活動現場,交易課堂專業講師、北京鏈家經紀人楊玉娟為居民們詳細介紹了買房相關的知識。課程圍繞選房指南、常見交易風險案例分析;業主賣房知識與案例;交易流程攻略;家裝基礎指南幾個方面進行講解。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講堂與一般的知識介紹不同,講師現場分享了大量的實際交易案例,“買房,學區戶口被占用了怎么辦?”“原業主拖欠物業費用,為何是買房來‘買單’?”等。
通過生動的案例分享,居民們對房產交易中出現的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活動現場,居民與講師進行了積極互動,對房產交易中的問題進行一一咨詢。
“自己想給孩子買房,新房和二手房都看了,還有很多問題,正好借著這次機會,向專業人士詳細請教了選房思路,覺得收獲頗豐。”參加課堂學習的陳先生表示。
深耕社區 “鏈家模式”助力社區發展
“‘社區公益大講堂’是由北京社區研究院發起,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科學普及、社區新業態、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整合各方優勢資源,為社區工作賦能,實實在在為社區居民服務。組織各領域專家、學者,面向北京市各區域社區居民進行公益服務。”北京社區研究院秘書長徐顥表示,北京社區研究院搭建了一個多元的交流平臺,匯集企業力量服務于社區。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社區有生機,城市才有活力。
鏈家成立十九年來,根植于社區,源于社區,服務社區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建立與社區的互動,更好地回饋社區也是鏈家一直發展的核心。
北京鏈家自2019年5月正式啟動“社區好鄰居”共建項目以來,積極發揮公司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打造出城市補給站、便民服務隊、社區共建隊、愛心公益隊等“一站三隊”的新型社區服務體系,所形成的“鏈家模式”為社區共建注入了新鮮活力,受到了廣大社區居民的認可。
鏈家房產居住大講堂,是鏈家社區好鄰居行動下的“社區公益課堂”,旨在通過鏈家的專業能力,幫助周邊社區居民提高對自身房產、居住、交易、家裝等方面的知識和理解,以此增進鏈家經紀人與社區居民間的友好度,打造美好社區生活。
對鏈家而言,“社區好鄰居”項目開辟了扎根社區、服務社區的全新通道,讓鏈家得以更深層次的連接社區,也讓鏈家經紀人的社區服務能夠被有效激勵。它的持續開展與影響力的逐步擴大,也將是一個以“國民品牌”為目標的鏈家踐行更大企業社會責任的創新路徑。
據了解,未來北京社區研究院還將聯合各界社會力量舉辦公益社區系列講堂,如健康、消防、教育、房產等講座。同時還將舉辦例如社區圖書、冬衣捐贈等公益行動,以及社區文化活動。為豐富社區居民生活,服務社區居民,重塑北京美好社區未來新格局盡一份力!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