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對于是否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教育部答復來了,家長拍手叫好

            2020-11-20 15:16:11     來源:騰訊網

            北京的一所雙語幼兒園,每年的原費竟然需要20萬到30萬。對于普通城市的幼兒園,一個月的園費也要大幾千。幼兒園的教育真的有這么值錢嗎?是否是按照家長的錢袋子來計算的呢?對于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民眾的呼聲一直大,近日教育部的答復來了,家長能拍手叫好,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育部的答復

            教育部官方網站11月19日發布了《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 74號(教育類433號)提案答復的回函》,其中披露了答復《關于將托兒所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提案》具體內容。

            內容中提到,國家高度重視托幼事業發展。在另一文件當中指出,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新時期學前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同時答復函中還指出,“專家們認為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盡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對學前教育是否應具強制性或常年性的學前教育,應具有強制性,各界還有不同看法,需進一步研究討論。

            同時回復函中也表示,目前最迫切的是貫徹落實政府責任,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努力滿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求。

            其實面對天價的幼兒園園費,中國的家長都很頭疼。但是幼兒園的價值真的有那么高嗎?幼兒園園費為什么那么貴呢?個人認為幼兒園園費之所以貴,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貴的原因

            1.民辦幼兒園貴

            由于幼兒園還不在義務教育之列,所以很多幼兒園是民辦幼兒園。這些民辦幼兒園要自負盈虧,所以往往價格都很貴。因為這其中既包含了租金,水電還包括了教師工資還要承擔很多的風險,老板又想掙大錢,所以這也造成了幼兒園園費居高不下。

            2.貨次價高

            另一方面就是幼兒園的天價是貨次價高,也許對于幼兒園來講最貴的是場地的費用,是租金。而對于幼兒園的師資很多都是專科生,甚至連資歷都沒有,家長們也不會考察,學校們也善于偽裝。其實幼兒園的天價園費是貨次價高了。

            3.虛假繁榮

            在一定程度上,幼兒園園費居高不下也是經濟上的一種虛假參數。我們的教育發展并沒達到那個階段,幼兒園的價值也并沒有那么高,不論是從師資還是從教學體制上,往往是炒作概念,販賣焦慮,然后割家長韭菜。

            那么對于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呢?對此個人有如2點看法。

            個人看法:

            1.納入義務教育

            雖然教育部仍在考慮將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但是個人堅持認為應該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學前教育也很重要。如果任由民辦幼兒園漫天要價,家長們肯定上不起。

            2.加大對民辦的監管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允許民辦幼兒園的存在,但是需要對民辦幼兒園加強監管。要對其定價師資場地進行嚴格的審核,一律不允許民辦幼兒園漫天要價,同時也不允許不合格的教師進入幼兒園,給孩子們帶來難以挽回的傷害。

            結語:

            天價的幼兒園免費其實是虛假的繁榮,不過是有些民辦幼兒園炒作概念割家長們的韭菜。這里個人既希望國家能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又希望國家大力規范民辦幼兒園,切實保護好家長的錢袋子和小孩子。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