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新聞網6月5日訊(青瑩)近日,南京銀行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多個平臺上被用戶投訴。內容多為暴力催收、還款渠道混亂。甚至有用戶表示,自己沒辦過銀行卡卻顯示被借款。
用戶表示,于2020年5月初在征信中心查到在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張銀行卡,開立日期為2019年8月30號,到期日期為2021年8月14號。此南京銀行卡被借款1500金額,分24期還款。該用戶表示,自己沒有辦過該銀行卡,希望得到詳細解釋。
還有用戶反映:“2019年8月20號本人向南京銀行申請一筆消費貸款貸,年息14.4%,已還款8個月,現在想將剩余未還本金部分提前結清,可是南京銀行不受理,非要本人承擔剩余未還本金5%的違約金。”
對此,用戶補充道:“在申請貸款時,不清楚南京銀行的合同條款,且合同條款里沒有將提前還款違約金已更清楚明了的方式體現。 正式的貸款合同本人沒有確認,且在辦理后沒有相關合同給到本人。其次 貸款的消費用途并不是用于購買家電,消費憑證屬于不實信息。南京銀行工作人員提供虛假信息材料來隱瞞重要事實來讓客戶完成下款。常州富邦房地產公司與銀行相互勾結把房貸換成消費貸,默許客戶資金流向房地產和真實的消費用途完全背離。”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關于南京銀行的相關投訴中“暴力催收”字眼出現的頻率很高。
“每天收到多個電話暴力催收,2、3分鐘5個電話打給家人,惡意騷擾、威脅恐嚇。”另有相關用戶在投訴平臺上稱:“因疫情原因不能營業,3月份門店沒有復工,實在沒有收入,目前和銀行溝通沒有下文,開始暴力催收,上門威脅,門店威脅,惡意刷門店評價,已經影響正常經營,導致惡性循環更無力償還。”
實際上對于這樣的催款方式,有用戶表示已經因為催收失去工作,“因有逾期,南京銀行一直打單位電話,因為南京銀行打電話到單位騷擾,已導致本人失去兩份工作,現要求南京銀行按照法律程序走。”
除了“暴力催收”外,“還款渠道混亂”也是用戶投訴的主要內容,有用戶表示:“本人查征信發現從飛貸平臺借款合同出借方為南京銀行,于是下載了南京銀行app,發現確有此筆貸款,于是通過南京銀行app提前全額還款,但飛貸平臺所認為還款無效,既然南京銀行開通了還款渠道,為何無效呢?難道要在飛貸重新還一次嗎?”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銀行和分期樂的合作似乎也總出現“還款渠道混亂”的現象。有用戶表示:“蘋果 app store自動付款用的是分期樂的樂花卡南京銀行的卡,后面請求退款時蘋果官網顯示已經原路退款,可在分期樂、南京銀行方面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另有用戶稱:“用南京銀行樂卡付的酒店押金退款后退到了南京銀行的卡上,可分期樂并沒有恢復額度,南京銀行卡里也沒有錢。”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