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孫宏陽)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北京公交職工通過選拔“小教員”等方式,自我監督指導垃圾分類,對車廂垃圾桶統一回收再分類,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臺賬,并實行“零廢棄辦公”。
近日,348路車隊開展“我當一天小教員活動”,選拔青年職工擔當“小教員”,在職工培訓會上通過道具模擬垃圾分類的形式,對職工開展教育。在日常車廂服務中,教員們隨時監督指導職工對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幫助司乘人員對車廂垃圾桶內的垃圾統一回收,并再次進行分類。
記者從北京公交集團客二分公司獲悉,該公司所屬場站根據實際需求,設置與人員規模相匹配的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收集容器;各車隊還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在所管理的公共區域設置口罩、消毒設備垃圾回收裝置,引導職工分類投放,安排專人保持收集容器的完好和整潔美觀。同時,分公司還建立了生活垃圾分類臺賬,記錄生活垃圾種類、回收裝置位置、管理責任人等信息。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基礎上,通過板報、微信公眾號、宣傳畫等多種方式宣傳《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公交保修分公司四廠一車間“環保達人”楊麗穎現場教授的垃圾分類口訣,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讓職工印象深刻。
為號召職工踐行垃圾分類,連日來,公交保修分公司四廠動員有繪畫功底的職工參與繪制宣傳黑板報,向每一名職工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引導職工從生活點滴做起。“我廠各職能部室已經開始實行‘零廢棄辦公’,通過減少垃圾桶、禁用一次性紙杯、采用無紙化辦公等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主張、做好垃圾分類工作。”該廠后勤廠長李加福介紹。
原標題:垃圾分類進車廂 公交選拔“小教員”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