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船4806人,17人發熱,24小時內撤離,0感染。”
這是大年初一那天,天津市面對“歌詩達賽琳娜號”游輪告急后做出迅速排查處置交出的答卷。
這場在24小時內完成的緊急處置,在當時湖北疫情緊張的情況下并沒有引起太大關注。然而隨著日本“鉆石公主號”游輪上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增多以及當局的不恰當處置,天津面對類似事件的快速反應與妥善安排,就顯得更加可貴。
春節突發
“東疆那邊有一艘游輪需要做排險,大家一起開會討論一下。”1月24日(除夕)晚上十點,天津市濱海新區衛健委醫政醫管室副主任竇克濱剛剛結束了一場會議,準備回家與家人過年,卻意外接到了加班通知。
趕到濱海新區區政府,竇克濱發現,區內的領導、相關部門負責人幾乎全都到齊了。隨后他了解到,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剛剛接到了“歌詩達賽琳娜號”的緊急報告,稱有15名乘客出現了發熱癥狀,而這艘郵輪上共有3706名乘客與1100名船員,他們要做的,就是摸排船上具體情況,為后續決策提供依據。
竇克濱分配到的任務,是到船上對所有乘客做體溫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排查是否有更多發熱患者。
凌晨一點,分工會開完,竇克濱打開電腦,從醫療機構中選出10名年輕的醫務骨干開始打電話。“春節的凌晨,面對并不熟悉的同事的工作邀請,他們沒有一個人表現出猶豫或推脫,都在第一時間趕到集結地點。”竇克濱說,這樣的執行力與敢于直面感染風險的勇氣令他感動不已。
竇克濱很快找齊了十個人,在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重癥醫學專家楊萬杰的指導下,一行人做好防護措施,于大年初一清晨六點左右登上了游輪,開始對乘客進行排查。
緊急排查
受訪者供圖
“3706名乘客的排查全部由我們這十位隊員來完成,工作量可想而知。”竇克濱說,排查中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首先,拿到的花名冊與實際乘客的住房信息(由于各種原因互換了房間)不符,導致人與信息對不上;其次,由于事發突然,很多乘客感覺焦慮和恐慌,看到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更是警惕,不夠配合,排查工作進展困難。
竇克濱立即決定,一方面通過郵輪廣播的方式說明情況,安撫乘客情緒,另一方面,他對十位隊員反復強調:“即使你排查的人與名單上信息不一致,也要把他的信息完整記錄下來,最后我們集體核對。”
下午兩點左右,所有乘客的排查工作基本完成,竇克濱和十位隊員碰頭開始對數據進行整理與復核。“因為存在乘客互換房間的情況,我們要保證這部分人沒有在摸排的時候被遺漏,所以復核工作我們花了不少時間。”最終,他們確定,船上3706名游客全部都進行了排查,無一遺漏。在排查過程中,他們又查出了兩名發熱患者,這是最初游輪報告的數據里沒有提及的。
從早上六點到下午三點,八九個小時的時間里,排查隊員一直穿著厚重防護服,滴水未進,連廁所都不能去,保證了“一個都不能少并且一個都不出錯”。
同時,天津東疆海關的工作人員也在緊張行動。他們要對17名發熱患者進行采樣。由東疆海關副關長王奉新帶隊,臨時組成疫情應急處置小組。
11時,疫情應急處置小組完成了船上所有呼吸道癥狀人員的17份樣本采集,此時,已經待命許久的直升機迅速將樣本送往實驗室進行病原體檢測。
11點05分,直升機返回塘沽機場,工作人員跑上前接過標本箱、送上轉運車,由警車開道護送,一路飛馳而去。
12時許,檢測樣本送達天津市疾控中心。
15時30分,經實驗室檢測,17例樣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
17時左右,竇克濱一組完成了乘客數據的復核,尤其是確認了湖北籍乘客的接觸史與身體癥狀。
至此,可以初步判斷,游輪疫情警報解除。
有序撤離
“我們的疫情指揮部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預案,把最壞的情況(即船上出現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病例)都想到了,一旦確認疫情,做好全船人員隔離留觀的準備,調派護衛艇及時補給生活用品等。”天津市濱海新區衛健委工作人員王紅偉提到,幸運的是,船上無一人感染,從25日20時30分左右起,乘客開始陸續下船。
下船后,600余名游客由旅行社安排離開,1500余名游客乘坐新區提供的大巴車分別前往輕軌站和火車站,1600多名游客由家人、朋友接走。
“船上采樣工作還沒做完的時候,我們陸地上的很多部門就已經在聯系酒店、大巴,開始著手乘客安置工作了,等前面環節結束,我們就能迅速跟上。”王紅偉介紹。
為保證乘客有序撤離,濱海新區交通運輸局組織濱海公交集團、市交通集團濱海分公司提供54部旅游大巴運力保障,市交通集團安排通莎客運站提供落客場地并組織二次疏散,市道路運輸局為二次疏散動員了足夠的出租車運力,公安部門為疏散轉運工作安排了警力保障。
“下船后走到港口大廳已經是深夜了,當時已經沒什么人了,有工作人員和警察在等我們,政府為我們提供的免費大巴很有秩序地停在外面,等著送我們去高鐵站,那一刻,我的眼淚忽然就掉下來了,我們的祖國真好!”來自廣東中山的韓梅(化名)告訴記者,她們一家人在游輪上迷茫地等了一天,然而下船后一切都是那么有序,那一刻,一整天的焦慮就一掃而空了。
1月26日零時15分,“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應急處置工作全部結束,此時距23日“歌詩達賽琳娜號”上有游客出現發熱癥狀不到3天,距離一線工作人員接到指令只過去了不到24小時。
特殊安置
在這群游客里,還有一批特殊群體:有35名湖北籍游客由于家鄉疫情影響無法返鄉,并且在天津本地也無親朋可投靠。
這樣的情況,已在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預料之中”。“我們設立了湖北游客接待處,有無法解決住宿問題的游客,就到我們這里來登記,我們把他們統一安置在濱海新區政府招待所。”王紅偉說,最后,總共有35名湖北籍游客進行了登記。
當天夜里,這35名游客便集體入駐了招待所。跟他們一起過去的,還有四名醫護人員、四名警察,加上王紅偉,總共9人。
“這些游客要在招待所內進行醫學觀察,我們的醫護人員每天早晚都會為他們量體溫,詢問癥狀,民警駐守在招待所周圍維護安全秩序,至于他們的飲食等生活需求,則是由酒店負責保障。”王紅偉說,他還組織建立了一個微信溝通群,定期發布健康提醒,游客們有任何生活需求都可以在群里面提出,由王紅偉安排人采買。
有的游客帶著小孩子,工作人員為他們送去了玩具解悶,有的游客過生日,王紅偉便囑咐酒店送去了生日蛋糕,還有一位患有高血壓的老人藥吃完了,王紅偉便及時協調相關醫療機構開藥并送到老人手中,一位游客夜里出現發熱狀況,王紅偉及時為他聯系了救護車送去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做進一步的診斷和檢測,確保了游客的安全……
回想這次應急處理,竇克濱和王紅偉都沒有太大的激動:“在那之前天津就有確診病例了,我們也進入了隨時應戰的準備。”
指揮部的超快速反應和完善的預案,一線人員的盡職盡責,是他們在回顧事件時感到驕傲的地方,竇克濱說:“用底線思維來處理應急事件,指揮部已經預想到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并動員了所有的部門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每完成一個環節,都立刻有下一個待命的部門接過我們的任務,這是我覺得我們能在一天內完成這么多事情的原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