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建設示范城市的廣安底氣
“川東門戶”廣安曾是四川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區,2018年又被賦予打造四川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城市使命。左手成都,右手重慶,廣安正按照中央、省委戰略部署,全力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唱好“雙城記”,建設“經濟圈”,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城市。
為何創? 有部署、有基礎、有平臺
1月3日,中央首次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1月6日,省委召開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舉行第一次視頻會議,部署共同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工作……
“中央、省委作出的一系列部署,為廣安在更高層次、更大平臺推進開放合作帶來重大戰略機遇。”市人大代表、市發展改革委主任熊祥儉說,實際上,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城市,廣安有基礎、有優勢。
廣安處于成都2小時經濟圈、重慶1小時經濟圈內,曾是全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區,2018年又被省委賦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城市的使命。在廣安的發展軌跡中,與成都、重慶有著長期緊密的合作。
廣安50%的工業項目為重慶配套,每年60%的游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470萬人口中,常年有近100萬人為重慶建設提供勞務……
“從數據可以看出,廣安與重慶兩地交流頻繁。”市人大代表,鄰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永鴻表示,今年1月,位于鄰水縣的川渝合作高灘園區正式升級為省級園區,吸引眾多重慶企業搶灘登陸,這是四川關于川渝合作專設的唯一省級園區。黃永鴻表示,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鄰水縣正以高灘園區為合作平臺,積極尋找項目、政策落地高灘的“契合點”。
“廣安與成都的合作平臺也已經搭建。”市政協委員、岳池縣投資促進局局長龍圖說,廣安與成都已構建起“創新研發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岳池”的生物醫藥產業“雙飛地”模式,“雙飛地”園區已成為全省“干”“支”聯動發展的先行示范。
搶抓機遇謀廣闊的合作,廣安市正深化與深圳等四個首批經濟特區、廣蓉、廣渝“三大合作”,打造廣安(深圳)產業園、成都·廣安“雙飛地”生物醫藥產業園、川渝合作高灘園區“三大園區”。
廣安市還依托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川渝合作等重大平臺,積極承接東部沿海和成渝等地區產業轉移,為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奠定基礎。
如何創? 規劃、項目、交通、環境、人才五方面齊發力
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廣安撤地設市之后迎來的又一次大發展機遇,廣安正以時不我待的速度搶抓這一機遇。
1月19日,智匯廣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廣安怎么干”研討會舉行,來自中央、四川省和重慶市的眾多知名專家學者齊聚廣安,為廣安找準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方向和戰略路徑獻計獻策。
“搶抓國家、省里‘十四五’規劃編制和疫情過后政策‘窗口期’,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里‘盤子’……”在熊祥儉看來,廣安打好了“提前量”,高標準編制廣安“十四五”規劃,全力爭取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規劃。
實際上,如何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示范城市,廣安目標明、抓手實——在規劃、項目、交通、環境、人才五方面齊發力。
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方面,支持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與重慶共同推進長江上游綠色生態廊道建設等;在推動干部、人才交流與科技合作方面,支持建立完善人才交流任職工作機制,支持川渝省直、市直機關干部到廣安任職,廣安優秀干部到川渝省直、市直機關掛職等。
4月14日,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第一次聯席會在廣安市舉行,廣安市與重慶市合川區、渝北區等7區縣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戰略機遇,我們正著力打造‘鐵、公、機、水’四個樞紐,全力構建‘343’綜合交通體系,全面對接川渝兩省市交通網絡規劃,構筑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交流新格局。”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葛勇說。
“在產業方面,我們加強與重慶、成都的對接,目前在廣安掛牌有鄰水機電、華鎣電子信息、岳池生物醫藥、武勝農產品加工4個合作產業園區。”市人大代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趙勝強說,接下來,廣安市還將努力提高與重慶產業的關聯度,爭取在渝廣毗鄰地區共建園區,大力發展“341”現代工業產業。
“唱好‘雙城記’,前鋒區將做好產業、交通、康養旅游‘三篇文章’,把準吃透政策導向,打好主動仗,梳理包裝可向省、市爭取的項目和政策。”市人大代表、前鋒區委書記米亮說。
誰來創? 打造一支干事創業開放進取的干部隊伍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在人。”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副主任陳中生說,2019年廣安市開展了“兩轉一提一抓”活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員干部作風大轉變、能力大提升。
“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今年2月27日起,全市機關啟動了‘走基層、解難題、抓落實’活動,近6萬名干部深入基層,解決了問題、助推了發展。”陳中生說。
“干部提能,我們充分發揮‘先天優勢’。”市人大代表、小平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何敏說,2018年,小平干部學院掛牌成立;2019年,學院被中組部列入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學院在辦學環境、辦學質量等方面進行了大提升;今年,學院又進行了提質改造,這所特色明、教學優、環境美的全國一流干部學院,為干部培訓提能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近兩年來,廣安還選派干部赴沿海發達地區和國家部委等掛職學習,讓干部們接受開放浪潮的洗禮。”市人大代表、廣安區官盛新區黨工委書記蘇明遂坦言,自己就曾前往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掛職,外出掛職學習開闊了眼界、提升了能力。
近年來,廣安市廣大黨員干部以“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干好”的理念,精準發力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推動廣安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2018年,廣安海關成功獲批;2019年,廣安海關大樓開工建設。
作為一個地方開放水平的標志,海關牽引帶動廣安整個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2019年以來,廣安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繼續領跑川東北經濟區。
目前,廣安市還成功牽手深圳、廈門、珠海和汕頭,成為全省首個與全國首批經濟特區全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市州。借力東西部扶貧協作,廣安區和南潯區、廣安市和湖州市均已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在川渝、川粵、川浙合作上,廣安市加快建設四川內陸開放合作高地,力爭在跨區域開放合作上蹚出一條新路。
大事記
1月 3日,廣安市和北京大學以及清華大學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18日,廣安·深圳市際聯席會第四次會議在深圳召開,雙方議定共同把廣深合作打造成為東西部協作示范樣板。
19日,智匯廣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廣安怎么干”研討會在廣安市舉行。
22日,川渝合作高灘園區經省政府批復同意設立,實行現行省級開發區政策。
2月 27日起,全市機關啟動“走基層、解難題、抓落實”活動。
3月 26日,廣安市舉行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集中開工項目79個。
4月 14日,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第一次聯席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廣安市舉行。
22日,市委主要領導一行赴重慶合川區考察調研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27日,重慶長壽區黨政代表團回訪廣安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數說成效
●廣安50%的工業項目為重慶配套,每年60%的游客來自重慶,75%的農產品銷往重慶;470萬人口中,常年有近100萬人為重慶建設提供勞務。
●截至2019年底,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共簽約項目87個,70個來自重慶。目前園區已建成投產企業42家,其中39家均是重慶企業的配套企業。
●成都·廣安生物醫藥“雙飛地”岳池生產基地及成都研發基地均已開工建設,岳池縣生物醫藥產業達63家,2019年岳池生物醫藥產業實現產值82億元。
(責任編輯:DF527)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