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50個西湖!南水進津總量突破50億立方米
記者獲悉,截至5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工程共向天津供水50億立方米,相當于350個西湖、3.5個于橋水庫的水量,供水范圍覆蓋天津市中心城區、環城四區及濱海新區等14個行政區,近千萬人受益。南水北調水已經成為天津市的主力水源,為天津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天津段子牙河出口閘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天津段外環河出口閘
據了解,擁有1600多萬人的天津市是我國資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屬重度缺水地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城市生產生活主要靠引灤調水解決,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靠天吃飯,地表水利用率接近70%,遠遠超出水資源承載能力。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天津干線經受住了各種困難和風險的挑戰,實現1900多天連續不間斷安全供水,水質穩定達標。目前工程已進入第6個調水年度,向天津市供水量呈逐年提高趨勢,2019~2020調水年計劃向天津市供水12.04億立方米。
5月3日,在天津市靜海區大豐堆鎮后明水廠附近的后明莊村,居民王大娘不由感慨:“這輩子能喝上好水,以前真的不敢想。現在,作為一個天津人感覺生活很幸福。”
據了解,受益于“城市自來水村村通”工程,天津市靜海區6個鄉鎮的55個村約6萬居民去年就喝上了南水北調水。自2018年起,天津市啟動新一輪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通過延伸自來水管網等措施,改善了全市1157個村、129.9萬農村居民飲水質量,逐步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和城鄉供水一體化。
今年4月1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再次向天津市生態補水,計劃增加補水6000萬立方米,用于改善天津市中心城區海河等城市河道水環境面貌。
一滴水體現大民生。監測顯示,2019年天津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最佳,國考斷面水體優良比例達到50%,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比例首次降至5%,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12條入海河流消除劣Ⅴ類水體,全市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如今的海河兩岸,水清、河暢,岸綠,天藍。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向海河生態補水,極大地改善了津城百姓的人居環境。
(責任編輯:DF529)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