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人民財評:讀懂“-6.8%” 不能忽視這些細節

            2020-04-18 20:37:30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人民財評:讀懂“-6.8%”,不能忽視這些細節

              4月17日上午,統計局揭曉了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受疫情影響,GDP同比下降6.8%,出現了自1992年以來首次單季度負增長。“-6.8%”的數據,可以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但是數據內潛藏的細節和釋放的信號,你真的讀懂了嗎?

              首先,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呈現出改善的勢態。這說明,總體看中國經濟已經明顯呈現出了穩步回暖的改善勢態。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較1~2月份收窄12.4個百分點;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3月份,進出口總額降幅比1~2月份收窄8.7個百分點。

              3月份,經濟社會秩序得以加快恢復,源于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下,我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也離不開積極的財稅和貨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2月1日,財政部發布了財政貼息支持;2月6日,稅務局給出減免稅政策和對疫情受到沖擊的地區給予補貼;2月26日,央行增加再貸款再貼息專用額度,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5500億元……

              其次,此次發布會上還展露出一個小細節:中國經濟復蘇很可能領先于世界經濟的復蘇。一方面,普遍的共識是:一季度的經濟放緩源于疫情,因此,經濟恢復也必將源于疫情被基本控制。在政策支持下,3月下旬上市公司的復工率就超過了98%,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復工率超過了90%。雖然在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國內經濟必然會受到世界經濟的影響而產生波動。但必須看到,中國經濟體系的自體免疫力也在近年的改革中向更穩定、更成熟、更防風險、更抗波動、更有韌性邁進。IMF總裁奧爾基耶娃在前兩天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上大膽指出:亞洲是較早暴露在新冠疫情之下的地區,這也意味著經濟會較早復蘇。

              第三個小細節,藏在就業中: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29萬人,就業形勢總體平穩。3月份,全球城鎮調查失業率比2月份下降0.3個百分點。失業率的下降得益于疫情對沖政策已經在釋放效應。政府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保就業、保民生,保護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態度是明確的。在一系列的財稅和幫扶政策中,也都展露出對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民生相關領域的特別關注。這都給老百姓帶來巨大安全感,也將加強國內外市場對中國宏觀環境的信心。

              疫情對沖政策展現出的成效,為中國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再次做出加持。4月14日IMF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中國經濟2020年的增長是1.2%。對于2020年的全球經濟增長,IMF只給2個國家下了正速增長預測,而中國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IMF的展望中,對中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為9.2%,位列全球第一。這都展示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韌性的充分肯定。

             

            (責任編輯:DF529)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