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家!”3月30日晚,從湖北返京的梁先生在北京西站一下車就收到了轉運組工作人員的問候。在完成各項信息登記手續后,當晚7點梁先生在社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安全回到位于海運倉社區的家中,他不禁感嘆:“一回到北京就得到了這么多人的幫助和關心,真的是回到‘家’了!”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在鄂北京人員陸續返京,北京市北新橋街道第一時間組建轉運小組,提前部署,無縫對接,高效、規范分流轉運離鄂返京人員,全程落實閉環管理,用暖心服務讓返京人員感受到“家”的溫暖。
圖為返京人員正在進行信息登記
過年探親時恰逢疫情,梁先生已在湖北老家滯留兩個月之久。得知可以返京的消息,梁先生興奮不已,卻也有諸多擔心。
“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的細致工作和耐心溝通很快打消了我的顧慮。”梁先生回憶到,社區工作者始終與自己保持密切聯系,不僅指導他如何在“京心相助”小程序中登記、完成返京手續的報備,還詢問他是否有其他需要解決的困難。
得知梁先生一個人在北京生活,返京后需要立即隔離,來不及準備物資,社區工作者就提前準備了晚餐及新鮮蔬菜等食物,“迎接”梁先生回家。接下來的14天,社區工作者還將繼續擔任“聯絡員”“采購員”“快遞員”“外賣員”等,讓梁先生可以安心“宅”家。
據海運倉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月的二次摸排中,社區便與30余位與梁先生情況相似的居民建立了穩定的聯系,通過電話、微信等保持聯絡,實時告知防疫動態、提前了解居民是否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等,為他們返京后的后續管理、服務奠定基礎。
同海運倉社區一樣,北新橋街道其他社區也將用自己的方式迎接離鄂返京人員回家。
此外,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的同時,北新橋街道及各社區積極做好民生服務工作,根據居民的需要設定了相應的“自選動作”,如為居民采買生活必需品送至門口、落實無接觸配送、及時處理生活垃圾,每日兩次聯絡詢問身體狀況,及時疏導不良情緒等,真真正正把工作做到實處,讓居家觀察人員倍感溫暖,健康無憂。(田媛 李瀅)
[ 責編:宮辭 ]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