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我們不是英雄 只想為這座城的蘇醒盡綿薄之力

            2020-02-13 04:37:53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我們不是英雄 只想為這座城的蘇醒盡綿薄之力

              “我真的不是想當英雄。但很多事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多危險的事,都總要有人去做。我是醫生,。”

              “由于方艙醫院的藥品都是從不同地方緊急調撥的,尋找起來很困難,也沒有規律。這正是考驗我們藥師能力的時候。”

              “只想為這座城市的蘇醒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問心無愧即可。”

              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

              2月11日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陰

              陳志衡國家醫療隊隊員、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兒科醫生

              2月7日夜里23點,請戰武漢的我,接到通知進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

              我們團隊130人,包括30名醫生和100名護士,接手同濟醫院中法新院重癥科。抽調的醫護人員,主要來自感染科、呼吸科及重癥監護室的業務骨干,我是唯一的兒科醫生。我對自己比較自信的是,有處理兒童危急重癥十余年的臨床經驗,又懂成人重癥疾病,現在前往處理成人疾病,也算“小兒科”。

              出發那天,父母眼神里全是擔憂。不知是不是心靈感應,我一歲四個月的小兒子雖不會說話,但總抱住我大腿不放。其實,得知我出征武漢,很多朋友發來微信,不少罵我傻瓜的……畢竟這樣的繁華盛世,都想好好活著,誰都不希望自己親人好友去做英雄去冒險。

              我真的不是想當英雄。但很多事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多危險的事,都總要有人去做。我是醫生,救死扶傷是我的天職。

              那天,我們出發了,整整三大巴車的人。所有院領導都來送行。一場氣勢磅礴的動員大會后,我們在前后警車開道下,快速到達高鐵站。那里,特警守衛前來護送,并向我們敬禮,也讓我們很感動。

              進入武漢,萬人空巷,寂靜無聲,感觸良多。最希望的是這次疫情快點結束!

              沒什么事是救援隊員完不成的

              2月11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陰

              黃國鑫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上海)隊員、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藥學部藥師

              2月7日正式進艙。方艙醫院的藥學組組長臨時通知救援隊的藥師第二天一早8:30在方艙醫院開會。

              第二天,大家準時到達,才發現難度不小,電腦系統要現學,藥庫分在一樓和二樓的不同房間,庫房里物資與藥品混放。同時新進藥品一到就需要立即驗收。

              由于方艙醫院的藥品都是從不同地方緊急調撥的,尋找起來很困難,也沒有規律。這正是考驗我們藥師能力的時候。

              我們藥師團隊共十人,都是來自各省市國家救援隊的骨干,由陜西隊的廉江平藥師擔任組長。大家的專業能力很強,配合也默契。毫不夸張地說,一個眼神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第一個班,由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江蘇)的顧藥師和我一起上。很開心他也是一名黨員,我們相互加油說:“黨員先上。”我們做了分工,他熟悉系統,我整理二樓倉庫,組長也留下幫忙整理一樓藥房。就這樣,很快我們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因臨時組建缺少人力與辦公物資,我們就自己動手。先是安裝冰箱組件,沒有說明書,我們就摸索著來;要繪制藥品分布圖,沒有電腦繪圖,我們就手繪,沒有什么事是救援隊員完成不了的。組長都忍不住夸贊我們倆。打心底里覺得,我和顧藥師非常默契,雖然是第一次見,卻很合得來。

              經過12小時奮戰,我們共發放藥品450人次,圓滿完成了當天的工作,我倆都非常滿意,也特別感謝廉組長對我們年輕藥師的信任,把第一個班安排給我們。

              下班了,終于可以透一口氣,匆忙去了洗手間。

              危難時刻總得有人頂上去

              2月11日武漢漢口醫院陰

              劉賀芳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ICU護士

              援鄂已10來天。醫院剛開始召集赴武漢的隊友時,我馬上報名,但又擔心自己年齡小、才剛工作半年、資歷淺會落選,于是特意加了一句“我是黨員”。接著又趕緊打電話給家人,苦口婆心騙他們說其實沒那么危險。

              當得知自己被選為醫療隊隊員時,百感交集,激動、期待、緊張、害怕、自信……我害怕自己工作經驗不足給大家拖后腿,又自信ICU出來的人可以幫得上忙。每個人都害怕死亡,但危難時刻總得有人頂上去。

              武漢的路上空無一人,偶爾看到一個人還和師姐開玩笑說肯定是去醫院上班的醫護。

              穿上防護服不難,但全副武裝后整個人會缺氧,護目鏡起霧,讓我看不清輸液管里的液體有沒有滴,N95口罩每次壓得我臉上全是痕跡,鼻梁還壓腫了,耳朵的勒痕已經快要起水泡了……病區的患者很多,有的病情很重,在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和病人熟絡之后,我在工作間隙會跟他們聊家常,從一句“阿姨,您是本地人嗎”到武漢飲食、景點,再到房價,他們現在都要給我介紹女朋友了。我覺得這樣可以拉近我們的關系,讓病人心情愉悅。雖然全副武裝很難受,但我還是喜歡并且適應了這樣的工作方式。

              由于整個病區只剩下醫生護士,每天給患者發飯喂飯、打掃病區衛生、清理醫療垃圾、修理各種東西也都成了我們每天工作的一部分。

              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是不想以后會有遺憾,從來沒想過要多受關注,所以一直我都是沉默的,只想為這座城市的蘇醒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問心無愧即可。

              現在內心更多的是從容和篤定

              2月10日湖北洪湖市人民醫院雨

              劉啟慧海南省人民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重癥專業護士

              2月10日,援鄂的第14天,相對于出發時對前線未知情況的不安和焦慮,現在內心更多的是從容和篤定。

              我們所在的醫院感染科主要收治一些重癥患者,我們團隊成員都來自醫院的重癥監護室,分管的基本上都是上呼吸機的病人,有時甚至一個人管4名上呼吸機的患者,感染科的布局和ICU區別很大,感染科一間病房只住一位患者,基本上每間病房都是雙道門,為了時刻觀察患者的情況,我們必須一直在各個病房里穿梭。有些使用無創呼吸機的患者不配合,一直要扯掉呼吸機面罩,我只好耐心和他們解釋溝通,教他們配合呼吸機。還有些患者呼吸費力血氧低,而呼吸機參數已調到很高。看著患者們的眼神,我感到很心疼,告訴他們一定要加油,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絕不放棄。

              昨晚給外婆外公打電話,騙他們我還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比較忙,可能沒空給他們打電話。結果他們說已經知道了我在湖北,希望我能經常給他們打電話報平安。出行前沒告訴他們,是不希望他們為我擔心,而不是怕他們反對。外公曾是原南京軍區十二軍三十四師的一名軍人,他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在換你上戰場了,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重身體!”好的,外公,等疫情結束了我一定回家看你們。

            (責任編輯:DF520)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