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肝癌“幕后推手”被發現 科學家有望對其實施精準打擊

            2020-01-20 10:20:22     來源:科技日報

              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該病具有確診晚、手術復發率高、耐藥強的特點,目前臨床治療藥物十分有限。記者近日從南京醫科大學獲悉,該校基礎醫學院教授高威課題組發現,一種名為GPC3的蛋白在肝癌細胞膜表面存在特異性高表達,它掌握著促進腫瘤發生的“信號通路”,并以此促進肝癌的發生,因此對其進行精準打擊,為肝癌的靶向性治療提供了嶄新的思路。目前該成果已在《肝臟病學》發表。

              研究顯示,在肝癌病人中,約有90%存在Wnt信號通路(Wnt基因調控的重要信號傳導系統)的過度激活。Wnt與肝癌細胞表面的Frizzled受體結合后,便啟動了Wnt信號通路,將信號傳遞到細胞內,從而促進腫瘤基因的表達。因此,只要瞄準Wnt或Frizzled,干擾其信號發射,肝癌的發生就會受到抑制。

              但是,由于Wnt和Frizzled基因在正常細胞的生理活動中也發揮著廣泛作用,直接攻擊它們勢必“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研究人員于是將目光轉向它們背后的“挾持者”GPC3蛋白。

              高威教授介紹說:“就好比Wnt是增殖信號,Frizzled是信號接收器,GPC3則是肝癌細胞上特有的信號增強器。”GPC3通過“挾持”Wnt和Frizzled,將Wnt信號放大來促進肝細胞癌不斷增殖,這提示了研究人員可以通過以GPC3為靶標實施精準打擊。

              高威課題組分析了GPC3的結構特征,模擬了GPC3挾持Wnt與Frizzled的“作案過程”,確定了“挾持”位點。目前,該實驗室已篩選了多個靶向GPC3的抗體,其中便有一種抗體能夠解除GPC3對Wnt的“挾持”,即使有大量Wnt的存在,肝癌細胞上的GPC3也被抗體所“制止”,不能再肆意地激活Wnt信號,從而抑制了肝癌的增殖。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標簽: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