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依靠創新驅動需從三方面著力

            2020-01-14 23:38: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依靠創新驅動需從三方面著力

              首先,實體經濟的創新,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領跑,三跑并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主要依靠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通過引進技術,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此基礎上加以消化、吸收和再改進,推廣很快,在此過程中,一些領域有所創新,有所領先。比如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

              二是國家非常重視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2019年的投入超過2萬億,從投入總量來說,在全球僅次于美國,位列居第2。

              三是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2018年科技進步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8.5%,按照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到2020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超過三分之二。

              “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擺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第一位。 盡管我們在創新領域取得很多成績,也存在很多短板,未來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應該從三方面努力。

              一方面,在全球化時代,要盡量利用全球的資源來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但是在關鍵領域、關鍵技術環節,還是要進一步加大自身的研發投入,同時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市場化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持之以恒地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動力,同時也防止產業鏈過于依賴外部。

              另一方面,要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集中攻關、解決技術性難題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這個優勢的前提是知道路徑在哪里,目標在什么地方。如果真正要實現領跑,還是要依靠市場,靠大家的自主創新能力。由政府組織在短時間內攻克有共性的核心技術,然后帶動產業,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對創新活動的財稅支持,使得企業和個人有內在動力去創新。

              創新不僅僅靠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還要加強基礎教育的投入,沒有大量的基礎性的研究,就不可能看到科技發展未來的趨勢。

            (責任編輯:DF387)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