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日本:“燕子”低飛 低軌高分開始驗證 “龍宮”取樣 隼鳥2號踏上歸程

            2020-01-10 10:23:16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2017年12月23日發射的超低軌道衛星技術試驗機“燕”(SLATS)已完成“軌道過渡階段”,進入“軌道保持階段”。

              “燕”的目的是探索在超低軌道區域使用衛星的可能性。它在2019年4月2日至5月2日期間降低到軌道高度271.5km,利用超低軌道的優勢,開展高分辨率定點拍攝實驗。隨后分階段降低高度,在2019年9月進入軌道保持飛行階段,并在飛行過程中獲取超低軌道區域的大氣和原子氧數據,同時利用光學傳感器進行拍攝實驗。

              “燕”配備了小型高分辨率光學傳感器(SHIROP)、小型光學傳感器(OPS)等先進設備。其中SHIROP重約19.4公斤、直徑僅有20厘米,用來驗證在超低軌道實現分辨率為1米以下的對地拍攝技術。OPS重量為1.9公斤、直徑為2厘米的小型輕量廣域拍攝用光學傳感器,可獲得空間分辨率為30米級的彩色圖像。

              在小行星“龍宮”上著陸,并成功采集到巖石等寶貴樣本的探測器“隼鳥2號”已于2019年11月13日上午離開,開始返回地球的旅程,回程預計飛行約8億公里,于2020年12月前后回到地球。

              “隼鳥2號”于2014年12月發射升空,2018年6月抵達“龍宮”附近,之后兩次著陸“龍宮”采集巖石樣本。2019年4月還發射金屬彈,全球首次在小行星表面成功形成了人工撞擊坑。10月初又向“龍宮”投放了小型機器人“智慧女神”等,基本完成了全部探測任務。

              此外,日本Bascule和SKY Perfect JSAT公司計劃以ISS的日本艙段“希望號”為媒體平臺建設太空直播間,并已與JAXA開展共同研究。(記者 陳超)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